ID: 22394407

第十一单元 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2788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十一,单元,课题,化学,可持续发展,2课时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2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其应用。 2.能从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视角,认识材料的科学利用与新材料研发等有关问题。 3.认识化学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相关问题中的作用,体会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4.知道资源开发、能源利用和材料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从化学视角认识材料的科学利用与新材料研发。 教学难点 感受学科融合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思路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梳理作业,引入新课 【梳理】不同时期照明利用的能源和使用的材料。 【过渡】随着时代的发展,仅依靠从自然资源中直接获取的能源和材料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们通过化学反应得到一系列新的材料和能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前进动力。 【展示】不同时期照明利用的能源和使用的材料。 聆听、体会。 通过作业,进行过渡,让学生体会化学对于能源利用和材料开发的意义。 环节二:高分子材料 【介绍】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常见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提问】同样是橡胶和纤维,人们为什么要合成这些天然就存在的材料呢? 【点评】合成材料的优势。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方面用到了塑料?这些应用又体现了其什么性质? 【介绍】常见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提问】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面料制成的衣物。如何通过实验区分这三种纤维? 【演示实验】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梳理讲解】三种纤维的燃烧时的现象、燃烧后的产物和对应结论。 聆听。 思考、推测: 1.性能优于天然材料。 2.产量大。 3.成本低。 【回答】 应用:包装材料、管道、绝缘材料等。 性质: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 【思考】 1.触摸手感。 2.燃烧法。 3.显微镜观察。 观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结合生活经验,多角度对物质用途进行分析。 结合生活经验,运用用途反映性质的思想进行分析。 通过实验,提升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的能力。 环节三:新型材料 【过渡】现代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海洋工程等的发展,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简介】 1.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 2.复合材料 3.功能材料 【介绍】 新型材料的类型。 新型材料在运-20研制中的应用。 聆听、感受。 体会新型材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感悟化学对新材料开发的作用。 环节四: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过渡】化学研究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资源利用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物质的转化。若对物质的获取、使用或处理不当,则会引发一些环境和社会问题。因此,要以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基础,充分考虑资源供给与环境承载能力,维护良好生态,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引导】所谓“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结合所学和生活经验,说说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 【介绍】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 【简介】塑料的分类和白色污染。 【简介】跨学科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聆听。 思考、回答。 以垃圾分类素材,引导学生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 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化学与材料开发 化学与能源利用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将本节课的知识形成体系。 巩固知识。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