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4829

【大单元整体教学】北师大版六下2.3《比例尺》(教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20888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整体,教学,北师大,六下,比例尺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比例尺》教学设计 课题 比例尺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材分析 《比例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科书设计了讨论“淘气和笑笑画的平面图”的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必要性,并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学习比例尺的变式,会用比例尺的变式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学习内容分析: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科核心素养分析: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难点 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1.填空4千米=( )米5米=( )厘米200米=( )厘米100厘米=( )米 500000厘米=( )千米课件出示:师:蜗牛在吹牛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蜗牛说的是图上距离,机灵狗说的是实际距离。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学生独立思考,说说自己的想法。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学生熟悉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讲授新课 任务一:认识比例尺。课件展示:师:你认为合理吗?师讲解并课件展示:师:现在你知道比例尺1:10000表示什么意义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师:学校的东北方向400m处有一个社区活动中心。先算一算,再在笑笑的图中标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师:那同学们请看,这是哪里?(出示课本21页台湾地图)师:这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宝岛台湾,请看这幅图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师:观察两幅图中的比例尺,你有什么发现?师:观察学过的比例尺,说说你的发现。 生:淘气画得不合理,100米和300米一样长,不能分清远近。生:笑笑画得合理,这三段距离能区分出长短。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生1:这个图画了线段,叫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带单位,数值比例尺不带单位。生2:线段比例尺是用1厘米的图上距离代表实际距离90千米,有的时候线段不只画一段。生3: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这幅图的比例尺可以写成1:9000000.生:图一是缩小比例尺。图二是放大比例尺。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任务二: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课件出示:下图是我国地图的一部分。奇思从这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3cm。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你有哪些方法?合作要求:1.从题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2.比例尺1∶34000000表示( )是( )的( )。3.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多少千米实际就是求( )。4.列式解决问题。5.你还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吗?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方法一:图上1厘米表示34000000厘米,也就是1厘米表示340千米。340×3=1020(千米)方法二:我用解比例方法。解:设实际距离为x厘米。 3:x=1:34000000 X=3×34000000 X=102000000 102000000厘米=1020千米答: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约是1020千米。课件出示:妙妙想从青岛去石家庄,请你帮她算算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教师巡视指导困难学生,并收集不同解法。教师展示不同解法。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