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时练 一、选择题 1.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的基体 D.细菌的拟核 2.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A.32P B. 35S C.32P 和 35S D.二者都有 3.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明了它的化学成分是( ) 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脂质 4.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酵母菌及蓝藻都含有的是( ) A.核酸 B.细胞膜 C.染色体 D.DNA 5. 能证明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 A.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C.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实验 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6.病毒甲具有RNA甲和蛋白质甲,病毒乙具有RNA乙和蛋白质乙.若将RNA甲和蛋白质乙组成一种病毒丙,再以病毒丙感染宿主细胞,则细胞中的病毒具有 ( ) A.RNA甲和蛋白质乙 B.RNA甲和蛋白质甲 C.RNA乙和蛋白质甲 D.RNA乙和蛋白质乙 7.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 ) A.自己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自己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自己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8.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两栖类动物蝾螈内脏中提取DNA注入到许多金鱼的受精卵中,孵出的鱼苗约有1%在嘴后长有蝾螈特有的一根棒状平衡器,这一实验表明了DNA A.能够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 B.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D.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9.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大量3H 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应 (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和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10.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 1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 ( ) (1)DNA分构的相对稳定性 (2)DNA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4)DNA能产生可遗传变异 (5)DNA是遗传物质 (6)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A. (1)(2)(3)(4) B.(2)(3)(5) C.(1)(4)(6) D.(4)(6) 12.用DNA酶处理过的S型细菌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这个实验是为了证明DNA的分解产物不是遗传物质 B.这个实验从反面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这个实验证明DNA的分解产物不是转化因子 D.这个实验是艾弗里关于遗传物质研究的重要工作 13.将分离后的S型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外壳与R型无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不死亡,从体内分离出来的依然是R型肺炎双球菌;将分离后的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注入小白鼠体内,则小白鼠死亡,并从体内分离出了S型有夹膜肺炎双球菌,以上实验说明了 ( ) A.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相互转化 B.R型的蛋白质外壳可诱导S型转化为R型 C. S型的DNA可诱导R型转化为S型,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R型的DNA可使小鼠死亡 1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的一项是 ( ) A.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 B.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DNA分子 D.真核细胞内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15.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使R型活菌转化成S型活菌的转化因子是 ( ) A. 荚膜 B.蛋白质 C.多糖 D.S型细菌的DNA 16.弄清细胞转化因子实质的科学家是 ( ) A.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 B.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 C. 英国科学家克里克 D. 德国科学家施来登 17.如果用15N .32P .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可在DN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