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与训练 三年级下册 古诗文阅读 绝 句 [宋]志南① 古木阴中②系短篷③, 杖④藜⑤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⑥, 吹面不寒杨柳风⑦。 【注释】 ①志南:南宋僧人,志南是他的法号。②古木阴中:古树林荫之中。 ③短篷:小船。④杖:拄着。⑤藜(lí):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 杖。⑥杏花雨:杏花开放时节下的雨,即春雨。⑦杨柳风:即春风。 1.给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1)古木阴中系( )短篷 xī jì (2)沾衣欲湿杏( xīng xìng )花雨 2.从诗句中 、 可以看出诗人描写了春天的景色。 3.下列解释“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思最恰当的是 ( ) A.岸边的茂盛的杨柳在暖暖的春风中舞蹈。 B.秋风吹在人脸一点儿也不冷,杨柳叶随风飘起来了。 C.凉爽的秋风吹在脸上并不冷,杨柳也欢快地摇摆起来。 D.轻轻吹拂人面的暖风带着杨柳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4.请再写出描写春风的诗句。 , 。 ——— — 树坚不怕风吹动 节操棱棱还自持 于谦 ·9· 三年级下册 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与训练 第一单元阅读测试 (一)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 丝绸,映照着蓝天 呵,河流醒来了!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有一千朵 樱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是响着的有节奏的鼓点; 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 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叮,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 铃声;那急流的水声浪声,是在催促着农家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似烟; 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她们捧起了水,像抖落一 片片花瓣;它看见了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呵,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呵,三月桃花水; 呵,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1自然段作者把 比作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呵。”这是一种 的写 法,写出了 。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1) · · , 10 生活的意义在于美好 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高尔基 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与训练 三年级下册 (2) (3)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 。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二)昆虫与音乐 无论是在深深的幽谷,还是花木掩映的河边;无论是瓜棚连着豆架的茅舍, 还是窗明几净的校园,处处可闻虫鸣。蝉的歌声嘹亮,蟋蟀叫声悠扬,螽斯嗓音 清脆,蝗虫声音深沉,蜜蜂飞响热烈,使人感到欢欣! 温煦的春,炎热的夏,凉爽的秋,不知疲倦的昆虫歌手们总是在廉价地演奏。 甚至在那寂静的寒冬,在室内,尤其是在厨房里你也会偶尔欣赏到灶蟋动听的歌 声。其实很多昆虫都能歌唱。据不完全统计,发音昆虫有16目之多。有人曾经 灌有一盘名为《昆虫》的音乐磁带,听其作品,自然地便把人融入法国著名文学家 罗曼·罗兰笔下克利斯朵夫躺在万物滋长的草地上,“闭着眼睛,听那个看不见 的乐队合奏”的情景:“一道阳光底下,一群飞虫绕着清香的柏树发狂似的打转, 嗡嗡的苍蝇奏着军乐,黄蜂的声音像大风琴,大队的野蜜蜂好比在树林上飘过的 钟声……”昆虫的歌,如果加以放大,那就更有意思了。有的似马嘶,有的像鸟 鸣,有的如风吹,有的又像……北京农业大学杨集昆教授那里有一盒飞虱发音的 磁带,若把它们用声音分析摄像仪转变成波形图,则可以进行昆虫的分类。 昆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