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与训练 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古诗三首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本诗作者是 (朝代)诗人 ,他的诗大部分反映 。 2.诗作第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3.最后一句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 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二)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稚子: (2)磬: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3.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 — ——— 四方丈夫事 行矣勿咨嗟 陆游 ·1· 五年级下册 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与训练 (2)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三)村 晚 [宋] 雷 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解释下列词语。 (1)漪: (2)信口: 2.诗歌第二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3.第三句中“横”是否可以换成“骑” 为什么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八) [宋] 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1.知词义,解句义。 场泥:打谷场。 霜晴:下霜后的晴天。 诗中第一、二句的意思是: 2.用“ ”画出诗中的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我也能写一句这样的诗 句: 。 3.这首诗所写的季节和表现的主题是 ( ) A.春日,农民忙着耕种播种。 B.夏日,农闲时人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 C.秋日,农民夜以继日赶打稻谷时的快乐心情。 · · , 。 — ——— 2 一日不书 百事荒芜 李诩 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与训练 五年级下册 (二)新 凉 [宋] 徐 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1.本诗描写的季节是 ( ) A.深秋 B.夏天 C.初秋 D.初春 2.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微凉的天气中自由飞翔、 的景象。 3.“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最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新凉” 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三)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诗句中的“稚子”的意思是 。“应”是 。 2.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孩子 的事。 3.读了这首诗,你脑海中出现怎样的情景 第2课 祖父的园子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 带)一顶大草帽,我(戴 带)一顶 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 拨)草,我就(拔 拨)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 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 , 。 — ——— 三日不读书 便觉语言无味 朱舜水 ·3· 五年级下册 语文同步拓展阅读与训练 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 zhǒng zhòng )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 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 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 ” 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 ” 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 ” 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 狗尾巴。 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 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 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