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7269

10.2.2 常见的碱 课时作业(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529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0.2.2,常见,课时,作业,答案,九年级
  • cover
10.2.2 常见的碱—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消石灰— B.苛性钠一NaOH C.生石灰—CaO D.熟石灰— 2.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 D.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造纸等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 B.性质: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用途:氢氧化钙可用于制备农药波尔多液 D.制备: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和水反应制得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碱、浓硫酸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增加 B.用托盘天平称量烧碱固体时,应将烧碱固体放置在左盘的纸片上 C.熟石灰和苛性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碱,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都相同 D.火碱、浓硫酸、生石灰都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 5.氢氧化钾的性质和氢氧化钠相似,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B.氢氧化钾溶液能与一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C.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该反应不发生 D.向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 6.向某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显红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一定显蓝色 C.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D.一定显紫色 7.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 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 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实验中,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8.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9.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氨水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生石灰 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某同学带着在跑道上奔跑,若分别能与各个红旗点的物质发生反应,就能跑向下一个红旗点。为了顺利跑完,各个红旗点的物质选择错误的是( ) A.酚酞 B.氧化铜 C.稀盐酸 D.硫酸铜 11.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关于和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制波尔多液 B.用改良酸性土壤 C.用溶液检验 D.用固体干燥某些气体 13.某化学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对比实验,研究NaOH的性质。 实验一:观察固体表面 实验二:向固体表面滴加稀盐酸 实验三:振荡3个塑料瓶 (1)实验一的结论是 _____。 (2)实验二的目的是 。 (3)实验三可证明能与NaOH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证明能与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14.某化学小组进行系列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各步骤均反应完全)。 步骤1:如图甲,注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于锥形瓶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步骤2:如图乙,慢慢地推动注射器活塞,将80 mL的二氧化碳注入锥形瓶中,始终未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 (2)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