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兰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品味具体的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的空白,把握花木兰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魅力。 2.体会排比、对偶、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体会语言特色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学习重点: 1.把握花木兰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魅力。 2.体会排比、对偶、比喻、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 1.展开联想和想象补充诗歌的空白,准确把握木兰的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过程: 一、精读赏析,合作探究 1.通读课文,品味人物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英雄,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爱国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敢坚强 ④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⑤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多愁善感 ②不闻爷娘唤女声———思亲念家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恋家、爱女装、爱美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机敏活泼 想象木兰停机叹息时心境如何?木兰奔赴前线时心情如何? 总结花木兰形象:奇女子、普通人;巾帼英雄、平民少女;勇士、美女。既有英雄气,更有女儿情长。 英雄木兰:坚毅勇敢、聪明谨慎 、不慕名利 女子木兰:勤劳善良、淳厚质朴、热爱亲人、多愁善感、机敏活泼、 热爱和平生活。 2.精读提升,探究修辞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当然,还有顶真的修辞,来丰富诗歌的韵味。 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运用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④结尾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写法上用比喻作结,妙趣横生又令人回味;内容上写出对木兰的赞美,再一次表现了木兰的机敏活泼。 3.再读课文,分析详略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 ———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 ———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 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 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 ———详写 家人迎接 ———详写 木兰改装 ———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进行详略安排的,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4.品味金句,感受魅力 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例:“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