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8322

第三单元探索科学之光,弘扬科学精神教学设计(任务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37191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科学,第三,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探索科学之光,弘扬科学精神—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本单元选择“知识性读物”这类文本,聚焦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和浅显的学术论文。《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叙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表现了科学家探索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中国建筑的特征》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和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说“木叶”》聚焦古代诗歌中的语言现象,分析“木叶”“树叶”“落木”等各种意象的特点,论述了古典诗歌的暗示性。本单元文章反映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的探索与发现,分别展现了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可以激发我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与科学态度,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积累阅读知识性读物的经验,掌握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抓住关键概念、术语和关键语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 3.体会文章中作者阐述说明、逻辑推理、联系举证、想象联想等写作方法,体会文章严谨、准确的语言风格,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适宜的表达方式。 4.学以致用,探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并能进行准确、有个性的表达。 【单元情境创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科技与科学和人们生活日益密切。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我们青少年任重而道远。为迎接“公众科学日”的到来,河北黄骅中学将举办“科学探索之光”座谈会,感受科学研究艰辛过程,探究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并完成“科普交流初稿”写作任务。 【单元设计构想】 围绕上述情境任务,本单元计划四个课段,安排8课时。 第一课段:发现科研魅力(第1—3课时) 第二课段:彰显建筑特色(第4—5课时) 第三课段:体悟意象之美(第6—7课时) 第四课段:清晰说明事理(第8课时) 【单元课时设计】 第一课段:发现科研魅力(第1—3课时) 任务一:了解写作背景 梳理科研过程 活动1:查找《青蒿素 :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两篇文章作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组织课堂交流活动。 作者 国籍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相关知识 活动2:学生梳理两篇文章的结构脉络,初步感知选文大意。 任务二:筛选关键节点,探究思维方式 活动1:研读课文中青蒿素提取的过程部分,绘制思维导图。并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绘制“一小步”的标识牌标注重要节点重要发现,体会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 活动2:品读《青蒿素》一文中质朴的语言文字,进行批注,提炼体现屠呦呦精神品质的关键词,并形成一个屠呦呦科研精神词云图。 活动3:阅读《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以图表形式梳理科学研究过程。 实践历程 童年 童年 高中 高中 科学研究探索过程 对水池中的鲤鱼充满无限遐想 对爱因斯坦未完成的理论感到好奇 大量阅读关于爱因斯坦及其理论的每一本书籍 成功建立自己的原子对撞机 重要启示节点 想象有“看不见的神秘力”,引发对“高维世界”的兴趣 被老师讲述的神秘故事迷住 科学家已建成“原子对撞机” “反物质产生” 任务三:比较行文思路,体会科学精神 活动1:两篇文章是如何将材料组织起来的,完成下表。 篇目 文体 文本内容 组合方式 《青蒿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