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99273

9 桃花源记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2-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188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八年级,语文,初中,统编,学年
  • cover
9 桃花源记 一、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便舍船 ( shě )  豁然开朗 ( huò)    屋舍俨然 ( yǎn ) 阡陌 ( qiān mò)     黄发垂髫( tiáo ) 便要还家( yāo huán )     间隔 ( jiàn )  及郡下( jùn )    诣太守( yì )   刘子骥 ( jì ) 2.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食物滋味好。 (2)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 (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4)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5)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够。 3.通假字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4.一词多义 (1)寻 ①寻向所志(寻找) ②寻病终(随即,不久) (2)遂 ①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②遂迷(终于) (3)舍 ①便舍船(shě,放弃) ②屋舍俨然(shè,房舍) (4)志 ①处处志之(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标记) 5.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欲穷其林:尽。 (2)形容词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3)名词用作动词 未果,寻病终:实现。 6.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尽”后省略介词“于”)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酒食”后省略宾语“招待他”) (2)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二、知识小练 1.下面加粗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便舍船shè 屋舍俨然shě B.为外人道wèi 捕鱼为业wéi C.男女衣着zhuó 便要还家yào D.与外人间隔jiàn 此中人语云yǔ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髻”指小孩,“花甲”指人六十岁。 C.谥号是古代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评定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陶渊明私谥“五柳先生”。 D.“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叙述了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探访桃花源未果的过程。 B.文章第三段描述桃花源中人招待客人的细节,突出桃花源真诚淳朴、热情好客的民风。 C.文章结尾写刘子骥“欣然规往”,由此可以看出,本文记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D.文章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不满。 4.选出加粗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处处志之(做标志) 屋舍俨然(房屋) B.寻病终(不久) 渔人甚异之(怪异) C.阡陌交通(交错相通)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D.林尽水源(完,没有了) 便扶向路(从前的、旧时的)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C.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D.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6.【文化传承·文化积累】下列关于古代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