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识字2 . 姓氏歌 第 课时 总序第 _个教案 课 型 :新授 编写时间: 年_ 月_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核心 素养 目标 ①文化自信: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②语言运用:会写本课的生字,把字写工整。能够正确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 连贯。 ③思维能力:能运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④审美创造: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会写本课的生字,写工整。能够正确认读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教学难点 对中国的姓氏文化产生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环节一:创创设情境,走进《姓氏歌》 教师活动: 1.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 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板书:姓)(2)扩词“姓氏、姓名”。(3)教 师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4.板书课题:姓氏歌。 学生活动: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姓名卡片,说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2.学生发言,交流汇报自己的姓与名。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强调“三个一”的写字姿势。 4.齐读课题。 活动意图:通识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的姓名来引入课 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课文,认识姓氏 教师活动: 1. 自主朗读。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学生朗读第1~4行,相机正音。(2)识记“李、张”两个姓氏。 3.学习第五句。 课件出示:言午许。 (1)读好句子,读准字音。 (2)圈出这一句儿歌中的姓氏,读一读:胡、吴、徐、许。 (3)重点区分“胡”和"吴”,“徐”和“许”。(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胡、 吴"和“徐、许”) ①师:这两组姓氏读音很接近,当别人没有听清是姓“胡”还是姓“吴”,是姓“徐” 还是“许”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4.拓展练习。运用“说偏旁”的方法介绍下面的姓氏:何(单人何),刘(立刀刘), 黄(草头黄)。 5.游戏巩固。 6.熟读并背诵。 学生活动: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朗读课文第1小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①读一读,圈出这四行儿歌中介绍的两个姓。 ②学生认读:张、李。(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张、李”) ③开展问答游戏:假如班级里有姓李和姓张的同学,可以请他们上台,开展问答游 戏。 第一遍:师生问答读。 第二遍:同桌问答读或男女生问答读。 11 生交流汇报,教师适当小结:胡、吴的声母不同;许、徐的声调不同。可以通过字 形的不同组合来加以区分,运用“加一加”的方法介绍。 学生再次朗读第1小节 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同桌一问一答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本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采用师生问答、同学互动等形式,寓教于乐。在学习了 “加一加”和“说偏旁”的方法介绍姓氏之后,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介绍姓氏,将所学方法加以巩固,享受学习的乐趣。 环节三: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教师活动: 1.复习写字姿势"三个一"。 2.学习笔顺。 (1)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动画演示生字"什、么、双"的笔顺) 3.观察例字。 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字,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并讲解。 (1)"什",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么”,第一笔在竖中线上起笔,撇折的撇与第一笔平行。 (3)“双”,左右结构,左边略小,第二笔是点,第四笔是捺。 5.齐读课文。 学生活动: 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去遥远的新疆,还有( )的天山,尤其是那( )雪莲花。 2.学生读好课文。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解决了字词,接下来就是句子和课文的朗读。学会正确、流利的朗读课 文,也是低年级的一个重点。 环节四: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教师活动: 1.出示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