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高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22 答案 D A B C B ACE A C B B 4.①“蜂鸟现象”喻指在优绩制下人们为保住现有位置而一刻不停地努力的社会现象。②“蜂鸟现象”给年轻一代造成了巨大的焦虑、压力,引起了“躺平”这种反制运动。(4分) 5.①要认识到成功不仅源于努力,还有运气因素和多种助力,避免形成残酷的输赢伦理。(个人层面)②对成功的认定标准要多元化,提供更多的成功路径,避免陷入市场优绩主义。(社会层面)③要着力推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避免单纯依靠程序正义而制造出新的不平等。(国家层面)(6分) 8.①萧涧秋表面上看起来孤冷、忧郁:萧涧秋的人生经历使他不热衷于交游,几乎没有朋友,旅途中并不攀谈,可见其孤冷;(2分)常常在快乐时想到不幸的事情,可见其忧郁。这些使他看起来很有些悲观的气息。(1分)②实际上萧涧秋仁爱、有同理心:他爱孩子,对新生活充满希望;(2分)在听闻他人遭遇不幸的时候,他会产生难以排遣的牵挂,对社会现实有回应,可见并不像表现出来的那样孤冷,内心是温暖善良的。(1分)(若回答对烈士故事有所触动,内心有柔情、有情怀,也可以得分) 9.(1)表现方式:主体故事是萧涧秋受邀来到浙江芙蓉镇任教,在房间里回忆起途中见闻。 次级故事是老妇人讲述李先生在战争中牺牲以及家属讨要抚恤金而不得的遭遇。(2分) (2)艺术效果:①增加了叙述视角,避免了小说叙事单一(平铺直叙),使情节自然转承而富于变化。②内容真实而丰富,深化主题。(4分)(若回答:侧面体现萧涧秋的柔情,使萧涧秋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富,也可酌情给分) 13.(1)高丽、日本、安南的使者,每次到京城朝拜进贡,都要询问(先生)安康与否。 (2)他的文章姿态多变,有如晴天登上终南山,众多山峰堆聚在眼前,风景繁多,看不过来。 14. ①刘基与宋濂同为文人,他深知宋濂文章的优点; ②刘基与宋濂是好友,他熟悉宋濂的经历和为人。 参考译文: 太史公宋濂先生,是金华潜溪(今属浙江)人,字景濂。五岁时能作诗,九岁时善写文章,当时称号为神童。经、史、子、集(中的文章),无不浏览一遍就能记忆。不到二十岁时,就已经名声远扬。至正年间,翰林院诸公推荐(先生)担任国史编修,(他)极力推辞不肯就职。大明皇帝定都金陵,丞相李韩公(李善长,封韩国公)向太祖举荐宋濂,(太祖)当天就派遣使者捧着书札和礼品去聘请他,让他掌管江南地区的儒学教育,为皇太子讲授经书,提拔担任居记注之职。恰逢皇帝下诏编撰《元史》,东南知名文士一时间都集中到京城,(太祖)又命(宋濂)担任总裁官。《元史》编成,(宋濂)进入翰林院担任学士。天下请求他文章的人,络绎不绝,(他)撰写的碑文,照耀四方。高丽、日本、安南的使者,每次到京城朝拜进贡,都要询问(先生)安康与否。而且以重金购买《潜溪集》回到本国,甚至重新刻印《潜溪集》,将它作为文章的楷模。儒家学者和文人学士都一致认为开国词臣中,应以先生为首,这确实是无可争议的。 先生的著作,多至一百多卷,虽然刻印已久,(但是)他的门人刘刚又请我遴选其中精微深奥的文章,另外编成一书,或许更便于诵读研习,而且要我为之作序。从前楚国公大司徒文公欧阳玄称赞先生的文章说:“先生天分最高,尽读天下之书,以深厚宏富的积累,铺张辞藻,畅所欲言。他的文章气韵深沉雄健,有如淮阴侯韩信出师,百战百胜,士气毫不减损;他的文章神思清新洒脱,有如列子御风而行,飘然高举,一尘不染;他的文章格调端庄高雅,有如商卣周彝,龙纹模糊难辨,古意犹然存在;他的文章姿态多变,有如晴天登上终南山,众多山峰堆聚在眼前,风景繁多,看不过来。(如果)不是才华具备各种长处,见识和智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