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0305

安徽省高中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364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开学,答案,试题,语文,检测
  • cover
安徽省高中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主义出现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是西方文学发展演变中出现的具有前卫特征的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潮,与传统文学和艺术相背离。意识流文学由现代主义衍生而出,是现代主义文学一条重要的分支线。严格意义上说,意识流小说并不能称为是文学流派,而是一种创作手法,即以自由联想等为线索直接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流的叙事手法。作为一种叙事技巧,意识流的特点是叙述者不参与感知和意识的交集。意识流以主观感受为现实的中心,把意识看作是变化无常、殊难预测、杂乱无序的,只能由叙事人来照实记录的东西。 意识流小说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根据情节的次序和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来构成连贯的线性结构,而是根据与人类思想意识运作的联系构造和交织故事。情节之间的安排和联系一般不受时间、空间、逻辑或因果关系的限制,可以随意跳跃、变化、穿插和重叠。意识流小说主要采用“内心分析”“内心独白”“时空蒙太奇”“诗化和音乐化”等手法进行文本创作。例如美国意识流文学代表作家福克纳,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对意识流的运用驾轻就熟,显示出极大的文学艺术创作技巧。在第二章大儿子昆丁的自述中,可窥见其对“内心独白”和“时空蒙太奇”的灵活运用。昆丁作为家中长子,父母亲对其期望极高,最终昆丁也不负众望,考上了哈佛大学。但昆丁时常感到孤独,身处校园内却经常回忆童年家里的事情,即使是在和别人的对话中也能联想到过去,不断地进行时空转换,因时因地更换回忆的对象。在对昆丁的描写中,很大部分是他自说自话的内心独白。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示出意识流塑造人物的特点和魅力,把读者引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意识流小说是在西方世界诞生的,因此它代入的是西方的文化与环境。然而,在传入中国之后,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识流小说却可以说是对西方意识流的一种异化与扬弃。作家们在借鉴、吸收西方意识流的文学思想、理论的基础上,既不放弃传统,又将意识流引入作品中。 首先是其内容与主题思想的体现。西方意识流主要通过描写人们的精神空虚、沮丧、偏执的病态与歇斯底里来刻画人物、抨击时弊。而中国新时期的意识流小说在表达对现实和历史的不满和批判时却显得十分理想主义,力图表达内在的乐观与豁达。比如,莫言的《欢乐》以审美的眼光放大所有的丑陋,读者看到的是欢乐中的痛苦;然而,从审丑的角度来看,读者所能看到的,却是一种滑稽的欢乐。视角的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莫言在批判传统社会恶习的同时,也关注对希望和理想的憧憬和热切盼望。 其次,西方的意识流小说以潜意识为核心。而中国新时期的意识流小说则往往在探究人类的心理活动的同时,又展现了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体现了对现实和人生际遇的热切关注。在“意识”这一方面中国作家们就显得更理性。例如,王安忆的《小鲍庄》以多头叙事的视角,立体地描写了淮北小村庄几个家庭的命运和生存状况,特别是对人物捞渣具有象征意义的死亡这一线索,对我们民族以“仁义”为核心代代相传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儒家的“仁义”精神包涵了善良、忠厚、团结、反抗等优良品质,但也包涵了顺从命运、愚昧、封建迷信等文化弊端。 最后,西方的意识流文学注重将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表现出来,主张淡化对情节的描写,反对如介绍人物的身世、背景、环境,抑或是评头论足的传统小说写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说”。而中国新时期的意识流小说则更能观察到人物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活动,但又没有完全抛弃情节,在作品中展开小说的发展脉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