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评价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屈原 欧阳修 司马迁 杜甫 鸿门盛宴藏杀机 ———司马迁《鸿门宴》 学习目标 了解史记的文体知识。 2.掌握文言文的重点字词和特殊现象。 3.理清人物的性格特点。 司马迁 (前145--前90) 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走进作者 《史记》全书共( )篇,包 括( )本纪、( )世家、( )列传、( )表、( )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 )。 被我国鲁迅赞誉它为“( )” 关于史记 一百三十 十二 三十 七十 十 八 纪传体通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知识链接 本纪(12)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30)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70)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10)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8)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文体识记 “本纪”之问 1.五帝本纪 2.夏本纪 3.殷本纪 4.周本纪 5.秦本纪 6.秦始皇本纪 7.项羽本纪 8.高祖本纪 9.吕太后本纪 10.孝文本纪 11.孝景本纪 12.孝武本纪 问题:史记中的“本纪”作何解?若是为记述帝王事迹,为何秦始皇之前的秦国国君、项羽和吕太后也会被列入本纪的行列之中? 郑板桥评论: “《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以少胜多,大破秦军。此时的项羽,豪气满天,作者着重写他如何叱咤风云、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扭转反秦局势,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最后败亡,慷慨别姬,勇敢突围,斩将杀敌,所向披靡,虽无自知之明,但知愧对江东父老,当四面楚歌之时,项羽仰天长叹“天亡我也” ,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关于《鸿门宴》历史背景 背景回放 《鸿门宴》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陈涉起义后,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同为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项梁死,刘项分别战于黄河南北。楚怀王曾与诸将相约,谁先入关,就是关中王。项羽在巨鹿一带消灭秦军主力,刘邦则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咸阳。 刘邦攻下咸阳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函谷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门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的代名词. “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双方力量悬殊,项羽居于主动的、优势的地位,刘邦居于被动的、劣势的地位。在《鸿门宴》这场斗争中,项羽是怎样一步步由主动向被动转化,刘邦又是怎样一步步由被动向主动转化的? 一、 问 题 导 学 自 主 预 习 阵营 主帅 谋士 武士 内奸 刘营 项营 刘邦 项羽 张良 范增 樊哙 项庄 曹无伤 项伯 整体感知 无伤 范增 项伯 张良 刘邦 项王 告密 定计 夜访 献计 定策 许诺 刘邦 项王 范增 项庄 樊哙 谢罪 留饮 举珏 舞剑 闯帐 沛公 张良 项王 范增 刘邦 逃席 留谢 受璧 愤骂 锄奸 1、2 3、4 5、6、7 三起三落 交代由来 逃脱除奸 理清结构 沛公 军(于)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 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