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019人教新版 海 水 的 运 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为什么选择这一天?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对人类还有哪些影响? 阅读材料 1944年,盟军在英国集结,计划在夜间横跨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诺曼底地区(图3.19)。此战涉及多兵种的合作,海军要求在海水水位最低时行动,便于爆破队破坏德军在海岸带布置的障碍物,保护登陆舰安全靠岸;陆军登陆部队要求在海水水位最高时行动,减少士兵在海滩上暴露的时间;空降部队要求行动时有明亮的月光,便于识别地面目标。最终指挥部选择了6月6日(农历闰 图3.19 诺曼底位置示意四月十六)作为登陆日。 思考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海浪 潮汐 洋流 2021年9月19日,烟台发布大风海浪预警,海上作业船只全部返港停航 探究活动 根据视频内容,结合教材P57-58正文,探究以下问题: 1.在滨海地区,为什么海浪预警会与大风预警同时进行? 2.在海浪预警中,经常能看到诸如“5.2米的海浪”,这里面的数字指的是什么意思? 3.以视频为例,说一说海浪对哪类人(人类活动)影响最大?应如何应对? 4.海浪对人类活动有没有有利的影响?试举例说明。 1.海浪概述 定义:海浪就是海里的波浪,最常见的是由风力形成。 (因此海上大风预警和海浪预警经常同时发生) 1.海浪概述 波浪的描述: 波长 波峰、 波谷、 波高、 波高 波长 (海浪预警里的**米指的是浪高,浪高越高,能量越大) 2.海浪的影响 ①摧毁港口建筑,影响航运、船只停泊、渔业捕捞海洋勘探等(对海滨和海上活动影响最大) 要求海上活动要关注海浪预报,选择适宜活动的海浪条件 不利影响 案例分析:海啸 200年来最严重的海啸———2004年印度洋海啸 发生在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造成22.6万人死亡,这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从这张海啸发生前后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区的房屋荡然无存,大面积区域被海水淹没,受灾十分严重。所以,为了应对海啸和风暴潮灾害,我们应该关注海浪预报,采用科学方法积极防灾减灾。 案例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等引起的海水波动形成的巨浪。 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前后某地对比图 案例分析:风暴潮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引发风暴潮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及其引发的风暴潮重创美国新奥尔良市。风暴潮冲垮了防洪堤,城市80%的地区被水淹没,1800人被夺去生命,100万人流离失所。墨西哥湾沿岸石油工业瘫痪,能源设施受损,共计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338亿美元。 案例 在强风等作用下,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自然现象。 被海水淹没的新奥尔良市 2.海浪的影响 ②特殊的海浪: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海啸和风暴潮灾害,我们应该关注海浪预报,采用科学方法积极防灾减灾。 防波堤 (工程措施) 海岸防护林 (生物措施) 2.海浪的影响 ③对海岸产生强烈的破坏,造成海水倒灌、海浪越顶等危害 不利影响 工程措施(如防波堤) 生物措施(如海岸防护林) 2.海浪的影响 ①具有利用价值:利用海浪开展体育项目(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冲浪滑板作为一个正式比赛项目首次出现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 有利影响 2.海浪的影响 ②波浪能蕴藏量大,清洁可再性,可用来发电 惠尔海工研发的波浪能百千瓦级海上可移动能源平台 有利影响 2.波浪的影响 ③塑造海岸地貌 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十二门徒柱 海浪 潮汐 洋流 1.定义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1.定义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主要是月球引力)。 ①日变化———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