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2185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44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2025届,高三下,三下,学期,2月
  • cover
河南省2025届高三2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李白《将进酒》之所以好,就在于它的紧张、强烈。李贺也有一首《将进酒》同题诗:“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用贵重珍稀之物品来夸饰排场,靠一些熠熠闪光的华丽词语来渲染氟围,但缺乏激烈充沛的内心力量的驱动,没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整首诗像一篇应景的命题作文一样机械。李贺无疑是经典的优秀诗人,而李白就像他自称的大鹏一样,超出“凡鸟”很多。李白诗卓尔不凡之处,就在于其情感和语言的强度,这种高强度的生命和语言闪耀光芒,如烟花般爆发出璀璨光芒。李白诗中的激越高扬,有一种强悍的生命力的不屈和反抗。 有时候诗不在于内容如何悲观,而在于面对这悲观和绝望处境时,人的心性和气度。《将进酒》本质上很绝望,已经认定生命无意义,不可挽回,但他仍然激发出更大的生命热情。和李商隐的隐忍、委屈、哀叹不同,李白用行动对抗、奋争,哪怕只是喝酒。无论如何无意义,仍要让生命尽情燃烧。这种英雄之气让人激动。李白诗歌的魅力正在于此。《将进酒》中高亢激越的音调,慷慨悲歌的音色,是李白诗歌最显著的艺术风格特征之一。为能更清楚地感受李白诗歌这种特别的风格力量,我们以《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为例来说明。 这首诗给人印象最强烈的就是第一句,一声最高音的呼喊:“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晴天霹雳一般的开端,没有任何预先准备,一上来就是情绪大爆发,一声最强烈、最尖锐的冲破界限的内心呼喊。 这两句的句式非常独特,首先,它们突破了正常诗歌语言的节奏界限,一个四言“弃我去者”, 带一个七言“昨日之日不可留”,连绵十一言的散文句式;两个对称的散文句式,构成二十二言的连绵宣泄。这是内心极度的痛苦,情感和情绪的压力太大,山洪暴发,不如此无法宣泄。这种连绵的宣泄撑破语言形式,使其破格而自由发展,这在李白诗中多有体现。其次,它们将时间主语“昨日之日”(过去时光)命名为“弃我去者”;同样,把“今日之日”称为“乱我心者”;将这两个描述性命名(弃我去者,乱我心者)放在最前面,加以强调,接下来才是时间主语(昨日之日,今日之日)出现,组合成为最强烈的感叹句。人在时间中的存在,生命普遍的焦虑与不安被如此直接、清晰、准确地呼喊出来,自然能引起读者普遍共呜,在他们的自我意识中回荡,因而成为名句。 这首诗的第二个特别之处是,它的前后诗句之间有很多地方显得生硬,突兀,跳跃,断裂,并未有一种语义逻辑将所有这些诗句连贯成一个自然有机的整体,个别诗句太突出,太独立,而影响到整首诗的组织发展和结构。如“蓬菜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这个句子,看不出和前面的诗句有什么联系。只是因为题目中的“谢脁楼饯别”,可以理解这是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称费与大谢谢灵运对称的小谢谢脁的成就,把他和汉代文章、建安诗歌并列称为“清发”。这些诗句非常独立,一句一转,一句一跳,根本不知道下一句跳向哪里。它们各自和题目发生关系,从题目中得到理解,而它们彼此之间没有关系,直到全诗结束。 这些彼此并不连贯而只是共同指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