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4902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教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4次 大小:87538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练习,必修,2019,教版,3份,课件
    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分值:59分] (选择题1~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面图a为“某河流不同河段及其横剖面示意图”,图b为“某地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a中①~④处沉积物颗粒的变化规律是(  )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2.图b所示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图a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024·山东济南质检)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3~4题。 3.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2024·重庆长寿期中)两个透明可封闭的玻璃容器中分别放置坡度和大小相近的土堆。取两个侧边底部开有孔洞的器皿置于土堆上,将两块大小和外形相近的冰块放置其中。将一组装置(实验组①)放置于室内遮阴处,实验时室温约为30 ℃,另一组装置(实验组②)放置于室外烈日下,2小时后(冰块未融尽)观察实验现象。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堆积体模拟的地貌是(  ) A.三角洲 B.冲积扇 C.沙丘 D.河谷 6.该实验能观察到(  ) A.堆积体甲比乙大 B.颗粒物a处比b处粗 C.甲沟比乙沟宽 D.乙沟比甲沟深 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冲积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冲积扇 C.三角洲、冲积扇、河漫滩平原 D.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8.与冲积扇相比,图中三角洲地区(  ) ①地形平坦,岔流较少 ②海浪作用明显 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④多沙洲、沙岛发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选择题9~13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动裁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9~10题。 9.对牛轭湖形成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10.导致①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2024·四川内江月考)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示意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底部起伏影响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坡堆积。读图,完成11~13题。 11.②坡是(  ) A.迎水坡,流速快 B.迎水坡,流速慢 C.背水坡,流速快 D.背水坡,流速慢 12.该沙波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是(  ) A.①坡和②坡 B.③坡和④坡 C.①坡和③坡 D.②坡和④坡 13.该沙波的移动方向(  ) A.和水流方向一致 B.和水流方向相反 C.维持原地 D.往复摆动 14.(2023·黑龙江牡丹江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图1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图2为某地貌景观图。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4分) (2)说出③地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5分) (3)指出图2景观地貌在图1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的形态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6分) 答案精析 1.B 2.A [第1题,①~④处位于河流上游到下游不同河段,由①到④地势逐渐趋于平坦,河水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第2题,图b地貌景观为瀑布,最有可能位于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