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素养教案 5.观察一杯水 教材分析 《观察一杯水》是本单元第5节的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观察和描述一瓶水。水作为一种液体有自身的特点,本节课主要是研究水的基本特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颜色、气味、形状、是否流动等方面的知识,全面认识水的特征,形成科学的观念。 “聚焦”部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杯中的水,“水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征呢?”点明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也能挖掘学生对水的特征的理解。水是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他们对水也有很多认识,从观察一瓶水切入,能激发学生思考,快速聚焦学习的主题。 “探索”部分,主要包含三个探究活动。探索活动1:观察水的颜色。这是一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去做的事情,他们已经知道水的颜色,现在再来观察,并与牛奶进行比较,从而感知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这也是水的基本特征之一,进而夯实这一科学观念。探索活动2:闻一闻水的气味,并和洗发水比一比。通过对比观察活动,发现水和洗发水的气味不同,从而认识到水是一种没有气味的液体。探索活动3:观察水的形状。把水放在不同的容器里面,发现水的形状不同,不是固定的,最后得出水是流动的,这与前面学习的物体的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流动是液体区别于固体的典型特征。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容器,自己去发现,也可以是老师直接准备好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这三个活动做完,学生再对水的特征进行归纳与整理,最后得出水无色无味、形状不固定、能够流动等结论。 “研讨”部分,主要研究两个核心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已经知道了水的特点,再进行回顾与总结,他们能够知道从颜色、气味形状、是否会流动等方面去阐述。第二个问题:鱼缸里的水静止后,水面还会像这样弯曲吗?这个需要学生仔细观察,这其实还是在讲水的流动,当水面静止时,水不再流动,水面就变成了一个平面,这样就不会弯曲。对核心问题进行研究,就能纠正学生的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拓展”部分,主要研究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同样多的水和油,是否同样重。学生实验后会发现,同样多的水和油,水重一些。这样就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物体轻重与物质的构成有关,让学生初步建立这种观念。 学情分析 经过前4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还学习了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自身的属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节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尽管学生对水非常熟悉,但没有从科学观察的角度仔细观察过水,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水的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到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 科学思维 比较水、牛奶和洗发水的外部特征,分析物体之间的异同点。 探究实践 观察水,记录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用科学词汇描述结果。 态度责任 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培养继续探究水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杯水,并能用科学词汇准确描述水。 2.理清水作为液体与固体的本质区别,特别是形状与是否流动的特性,这与固体是不同的,让学生全面感知物体的特征,并能区别液体和固体。 难点 1.分清透明与白色是两种不同的特征。 2.初步认识到液体的轻重与液体本身的构成有关,建立这种意识,为后期的学习提供基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班级记录表、一杯水、一瓶洗发水、一杯牛奶,相同的透明小瓶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便笺纸、图片与课件。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纸、笔。 课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