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7568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日期:2025-02-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4271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语文,答案,扫描,试题,考试
  • cover
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I 1. 答案:B 解析:材料一提到“艺术家们并不急于提供答案,他们甚至鄙视轻率的 结论”,并非“不去寻求答案”,B选项表述错误。 2. 答案:A 解析:材料一中并非各色各样的人都用反问、设问、追问等方式认知自 我和世界,A 选项“都不约而同地”表述过于绝对。 3. 答案:D 解析:材料一第四段所说的“最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最费周章”强 调的是关于世界和人生的根本性问题。A 选项李白的问题侧重于表达自 身情感;B选项林庚的问题是关于古代诗歌用词的具体问题;C选项张 伯苓的问题更侧重于情感和态度;D选项张若虚的问题探讨的是宇宙和 人生的根源,符合“最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最费周章”的特点 。 4. 答案:①提出问题(阅读文本后,学生抛开束缚,畅所欲言提出真 实问题)②修正筛选(教师和学生修正问题表述,判断研究价值,筛选 出有价值的问题)③分类解决(指导学生对问题分类,探索有效方法解 决问题) 解析:根据材料三“在阅读文本之后,让学生抛开思想束缚,畅所欲言 地提出自己的真实问题”“教师和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语言表述上 的修正……筛选出研究价值较高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指导学生按照 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探索有效方法予以解决”等内容进行概括。 5. 答案:①屈原写下《天问》,一口气问了 170 多个问题,虽没有回 答,但这种提问体现了他对世界的探索精神,激发了人们对宇宙、自然、 社会等诸多方面的思考,推动了人类认知的发展。②苏格拉底因爱提问 被处死,他的提问是对既有观念和权威的挑战,引发人们对真理、道德、 社会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哲学的发展。他们的提问 都不局限于当时的认知,以勇敢的质疑精神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尽 管面临困境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但提问本身的价值不可磨灭。 解析:结合材料一“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往往来自一个个不肯向常规就 范的倔强的提问”等观点,从屈原和苏格拉底提问对认知发展、思想解 放等方面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II 6. 答案:D 解析:A选项,“我军露营、急行军”与“敌军封锁公路”是小说的背 景,为后文架电话线的情节做铺垫,但与刘毛妹牺牲的情节没有直接关 联;B选项,高烧坚持行军、不惧危险完成任务的是路曼,不是肖群秀; C选项,本文没有细腻、有层次的心理描写,主要通过动作、语言等描 写刻画人物。 7. 答案:C 解析:女战士眼中刘毛妹“白净”等外貌描写,是为了突出他的形象特 点,与英勇无畏的品质不是反差对比关系,而是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8. 答案:①伏笔:路曼和肖群秀看到步话机员的水壶背带断了,断头 处燎得黑黑的,军服下摆也穿了几个洞;照应:后来在转送处看到烈士 的水壶带是断过的,打着电话兵们所熟悉的丁字结。作用:使情节前后 呼应,暗示牺牲的烈士可能是之前帮助她们的步话机员,为下文揭开烈 士身份做铺垫,增强了故事的连贯性和感染力。②伏笔:步话机员说“回 去请代问总机班各位同志好”“就说一名‘无线’战士,向‘有线的’ 战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照应:路曼和肖群秀在转送处看到烈士遗物 时,询问小战士烈士的身份信息。作用:体现了步话机员对战友的情谊, 也推动了情节发展,使读者对步话机员的身份充满好奇,直到最后揭晓 答案,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 解析:从文中找出前后相关联的细节,分析其在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方 面的作用。 9. 答案:不认同。①这种处理使小说情节更具感染力。小说通过路曼 和肖群秀看到水壶带的反应,以及与小战士的对话,侧面表现出步话机 员牺牲的事实,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更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让读 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②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小说重点不 在于描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