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8359

第四单元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26306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第四,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
    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 [分值:61分] (选择题1~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2023·河南开封月考)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是通过降低雨水的地表汇流,恢复城市原始水文生态特征,使其地表径流尽可能达到开发前的自然状态,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海绵城市的建设会使(  ) A.年径流总量增加 B.城市地表径流减少 C.蒸发(腾)量减少 D.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2.海绵城市改变下渗减排的主要措施是(  ) ①铺装透水砖 ②修建雨水湿地 ③修建蓄水池④修建下沉式绿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 A.美化城市环境 B.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C.节约城市用水 D.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2024·湖南株洲期中)六盘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立起来的工业城市,它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有水城河穿城而过,以凉爽的高原气候著称。六盘水城市人口密集,为了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建设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景观设计师们利用水城河串联起现存的溪流、坑塘、湿地和低洼地,形成一系列蓄水池和不同承载力的净化湿地,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和生态净化系统,即绿色海绵体系。完成4~5题。 4.六盘水的绿色海绵体系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是(  ) A.水汽输送速度加快 B.地表径流季节变化趋缓 C.地下径流不断减少 D.水循环的周期逐渐延长 5.自绿色海绵体系建立以来,六盘水的城市内涝发生频率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绿色海绵体系的(  ) A.水域面积显著增大,蓄洪量增加 B.各种水体相互贯通,提高泄洪能力 C.植物多样性提高,利于雨水下渗 D.调节气候功能增强,暴雨频率下降 (2023·黑龙江哈尔滨月考)吉林省白城市进行了“海绵城市”建设,白城市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东麓平原区,当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之说,也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下图示意“海绵城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6~7题。 6.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的优势条件有(  )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慢 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利于排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有季节性冻土,保水量大 7.白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 ①减轻洪涝灾害影响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增加城市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问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选择题8~13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024·陕西安康月考)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上游中部,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雨水资源综合利用是减缓地区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有效途径。宁夏主要从下凹式绿地入渗、海绵式道路入渗和雨洪集蓄综合利用三个方面加强对城镇建成区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下表为“宁夏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类型表”。据此完成8~9题。 下凹式绿地入渗 通过降低运动场、公园、公共绿地等场所的地面高程,建设下凹式绿地,将雨水直接引入下凹式绿地就地利用 海绵式道路入渗 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和草皮等透水材料及工艺铺设道路和集雨设施 雨洪集蓄综合利用 以单元或小区为单位建设小型雨水拦蓄设施,通过屋面雨水积蓄系统收集雨水 8.广东省广州市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大,城镇建成区主要的雨水资源利用类型应为(  ) A.下凹式绿地入渗 B.海绵式道路入渗 C.雨洪集蓄综合利用 D.直接利用 9.为改善宁夏生态环境,所拦截的雨水应优先(  ) A.回灌地下水 B.满足生活用水 C.灌溉绿地 D.在水库储存 (2023·内蒙古通辽月考)我国西南丘陵地区某古城实施“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