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8433

8.1《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321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8.1《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实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B.失向来之烟霞 向来:原来 青冥浩荡不见底 青冥:清澈的湖水 C.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使……战栗 D.世间行乐亦如此 行:享受 迷花倚石忽已暝 暝:昏暗 2.下列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所绘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大部分描绘了梦幻中的自己游天姥山的情景。 B.诗人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绘梦幻中的世界,意在寄托自己的一种理想。 C.诗人借用幻想中的形象,表明自己的思想境界与现实的官场生活格格不入,体现自己志向高洁、清新脱俗的一面。 D.诗人借助幻想中的形象,想曲折地反映自己长期在朝廷被权贵排挤、奴役的一种现实。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历二年”中的“大历”是年号。习惯上,唐朝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汉武帝即位后才用年号来称呼。 B.“迁”在古代称为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迁,如右迁。也指贬谪,放逐,如“左迁”。 C.《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短歌行》都是古体诗,“歌”“行”“吟”都是古体诗的载体。 D.古汉语中的“明年”与现代汉语中的“明年”,古今意思是相同的,皆是指第二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2)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5.本文“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两句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句运用了用典手法的诗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李白集 齐己 竭云涛,刳巨鳌,搜括造化空牢牢。 冥心入海海神怖,骊龙不敢为珠主。 人间物象不供取,饱饮游神向悬圃。 锵金铿玉千馀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须知一一丈夫气,不是绮罗儿女言。 【注】刳:kū,从中间剖开;破开后再挖空。空牢牢:又作“空落落”,冷清寂寥、空空洞洞。悬圃:传说在昆仑山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后泛指仙境。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云涛”“巨鳌”意象表现李白创作时思绪上天入海,在辽阔深远的自然界搜寻素材。 B.四、五两句运用心理描写,刻画海神的惊怖和骊龙的怯懦,侧面表现了李白作品的神奇脱俗。 C.六、七两句写李白想象力丰富惊人,仿佛从昆仑仙境寻来灵感。 D.八、九两句夸赞李白作品数量众多,像金玉般弥足珍贵,这些作品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7.结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意象和情感,举例说明你对作品最后两句中的“丈夫气”的理解。 完成关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题目: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