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 学习目标 学习本文,运用设问提出论点,通俗地阐明道理的写法 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会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层递进的论证结构 题解 两层意思: 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对应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论述) 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对应文章关于第二次飞跃的论述) 写作背景 从1959年开始,我国持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遇重大挫折。 1961年1月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2年,一场持久的大规模的全国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展起来。 1963年,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总结“四清”运动试点经验的小型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会议讨论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 中共中央印发这个文件前,毛泽东同志在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 写作背景 在毛泽东著作中,有一篇堪称“奇葩”的短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只是毛泽东同志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文字,全文连同标题总共才一千多字。然而,它却被誉为毛泽东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63年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1.本文分为哪几个部分?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2.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又是什么?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3.本文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关系如何? ①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思考; ②强调回答的内容,突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③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三个问句,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贯穿全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句的内容。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4.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①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②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二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任务: 5.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因为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