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08851

第9课 木兰诗 第1课时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02-2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8次 大小:33969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9课
    (课件网) 木兰诗 第1课时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题木兰庙》 素养目标 任务一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务二 诵读诗文,品音韵 任务三 译读诗文,懂诗意 任务四 整体感知,讲故事 任务五 人物评说,析形象(骁勇善战的英雄&淳朴的劳动女子) 任务六 精妙语言,我来品 1.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诗歌,体会其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积累重点文言词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从“英雄气概”和“女儿情———两方面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及 爱国精神; 4.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诗歌,体会其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积累重点文言词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把握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1. 从“英雄气概”和“女儿情———两方面品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及 爱国精神; 2.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知识积累(预习检测) 任 务 一 了解文体知识、编者和创作背景   乐府民歌 《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也叫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也叫做“乐府”。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萧梁时把“乐府”从官署名称变为诗体,其中有文人创作的诗歌,又有民间歌辞,于是将都能合着乐曲歌唱的歌辞统统称为“乐府”。 它的语言朴实自然,句式长短不一,整散不拘,灵活自由。可句句为韵,也可隔三四句为韵。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全书共一百卷,分十二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总集。 创作背景 选自《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北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南北朝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征兵现象屡见不鲜,人们根据所见所闻,创作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几经文人加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诵读诗文,品音韵 任 务 二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 2.听朗读音频,悟读,读出情感 字词注音 机杼( ) 军帖( ) 可汗( ) 鞍马( ) 鞍鞯( ) 辔头( ) 啾啾( ) 戎机( ) 朔气( ) 金柝( ) 红妆( ) 霍霍( ) 十二转( )著( ) zhù tiě kè hán ān jiān pèi jiū róng shuò tuò huò zhuāng zhuǎn zhuó 朗读指导 “二一二”节拍 “二三” 节拍 “二二一”节拍 唧 唧 复 唧 唧  昨 夜 见 军 帖 可 汗 大 点 兵  万 里 赴 戎 机 归 来 见 天 子  天 子 坐 明 堂 不 闻 机 杼 声  唯 闻 女 叹 息 问 女 何 所 思  问 女 何 所 忆 愿 为 市 鞍 马  从 此 替 爷 征 将 军 百 战 死  壮 士 十 年 归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节奏 唧 唧/ 复 /唧 唧, 木 兰 /当 户 织。 不 闻/ 机 杼 声,   唯 闻 /女 叹 息。 问 女 /何 所/ 思,   问 女 /何 所/ 忆。 女 亦 /无 所 思, 女 亦 /无 所 忆。 《木兰诗》押韵自由,有多个韵 i 唧、织、息、思、忆…… ng 声、兵、名、征…… ian 鞯、鞭、边、溅…… ou 头、啾…… ei 飞、归…… ang 将、妆、羊、床、裳…… 韵脚 韵文句末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