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 · 语文 · 八年级(下) 第一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 字词积累 萌 ( ) 翩 ( ) 孕 ( ) 簌簌( ) 候 ( ) 谚( ) 悬殊( ) 棠( ) 载 ( ) 翘( ) 销 ( ) 莺 ( ) yùn sù ménɡ piān hòu zài xuán shū tánɡ yàn qiáo xiāo yīnɡ 发 然 育 鸟 农 海 途 连 声匿迹 草长 飞 翘 翘楚( ) 翘尾巴( ) qiáo qiào 载 千载难逢( ) 载歌载舞( ) zài zǎi 字词积累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周而复始: 悬殊: 草长莺飞: 形容动作轻快的样子。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本义是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这里指昆虫无声无 息、无影无踪。 指很多草枯黄败落的样子。 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相差很远。 形容江南暮春时的美丽景色。 字词积累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_____,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经文_____,犹如朝圣者的双眼离不开故土,犹如临终者不忍离世。 周而复始 循环往复 循环往复 相同点 都指循环变化。 不同点 “周而复始”表达了一种漫长的永恒循环。 “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一定回到原点,而可能是螺旋形上升。 周而复始 不同文体的思维价值 七年级 记叙文 形象思维 说明文 初级抽象思维 八年级 九年级 议论文 高级抽象思维 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关于什么是事理说明文,目前,没有权威的定论。根据文章内容,我们不妨这样理解: 事理说明文是以分析客观现象的因果关系、本质,介绍科学原理、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说明文。 客观、科学、准确是事理说明文最突出的特征。 什么是事理说明文? 了解科学常识 提高提取、归纳、概括、理解信息的能力 培养严谨、规范的逻辑思维 更加深入地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作用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 培养科学态度与人文情怀 事理说明文的学习价值 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 思想价值 1. 初步了解“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及作用,了解影响物候现象的主要因素。 2.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现象到本质、由主要到次要等说明顺序的作用。 3. 品味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 竺可桢(1890.3.7-1974.2.7),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气象学和物候学的奠基人。1910年,他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竺可桢学术著作颇丰,享有国际声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2008年11月16日,他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文学常识 疑问 大自然的语言? 读完题目,你是不是感到有点奇怪,大自然有语言吗?有的话,它跟我们说了些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听懂”大自然的语言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了解竺可桢先生所做的科学解说。请你重点关注他是怎么把复杂、抽象的东西说得明明白的。 研读1-3段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1-3段,概括主要内容,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物候及物候学的概念的。 提示: 1.作者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2.使用这样的说明顺序有什么好处? 研读1-3段 第1段:列举四季物候的变化 第2段:列举大自然的语言 第3段:引出物候及物候学概念 事实 事实 知识 由事实到知识是一种由现象到本质(综合思维)的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读者易于理解。 研读4-5段 请同学们默读4-5段,概括主要内容,思考这部分与上文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画出1-5段的结构框架图。请用5分钟时间完成以上任务。 主要内容: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和上文的关系:这一部分是对上文介绍的物候观察的价值意义的说明 1-5段结构框架图 大自然的语言 引出物候和物候学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