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1~11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2024·广西百色期中)海洋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岸带蓝碳涵盖盐沼湿地、红树林、海草床、渔业碳汇和微生物碳汇等5类海岸带碳汇。下图示意某年我国沿海各省(市)三大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蓝碳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因素有( ) ①土地利用方式 ②海洋经济发展 ③全球气候变化 ④人类碳排放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地理信息技术在研究蓝碳过程中作用显著,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GNSS定位并测算沿海盐沼湿地面积变化速度 ②利用RS搜集我国沿海各省(市)盐沼湿地面积变化的数据 ③利用GIS进行滨海湿地蓝碳制图及总量核算 ④利用GIS搜集海草床的分布及面积信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3·海南地理)气候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些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因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而受到不利影响,他们的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都很小,但其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很大。据此完成3~4题。 3.以下区域中,此类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欧洲西部 B.南太平洋 C.南美洲中部 D.中亚地区 4.为减缓上述不利影响,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A.禁止发达国家碳交易 B.加大区域间产业转移力度 C.加强碳减排国际合作 D.鼓励发展中国家大量移民 2023年6月我国首个海上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海上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被捕获、分离、压缩,并通过回注井被注入海底地层,实现稳定封存,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据此完成5~7题。 5.发展海上碳封存首先应( ) A.勘探海底地质 B.测量海底深度 C.统计碳捕集量 D.预测海面风浪 6.与陆上相比,海上碳封存具有的特点有( ) ①建设成本低 ②安全性更高 ③选址难度大 ④封存规模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我国大力发展应用碳封存技术,其意义在于( ) A.减少二氧化碳总量 B.解决全球变暖问题 C.降低酸雨危害程度 D.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4·甘肃兰州期末)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于2021年2月1日起实施。下图是“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哪些企业更关注碳排放交易市场( ) A.服装厂 B.核电厂 C.冶金厂 D.食品厂 9.为了减少购买配额,企业乙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 ) ①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碳排放 ②加强管理,提高节能意识 ③减少生产时间,停工停产 ④提高新能源使用的比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通过一定手段,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图为“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含预计)”。据此完成10~11题。 10.我国“碳达峰”时间明显滞后,且碳排放峰值远高于其他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公众、企业的积极性不高 B.固碳技术水平较落后 C.能源消费量大且结构不合理 D.工业生产方式落后 11.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 ①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 ②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 ③积极推广生物固碳技术 ④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⑤工业循环使用淡水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选择题12~15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23·6月浙江选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