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高三一模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A(“拓展了货币数量论的应用”错误) 2.(3 分)D(A 项,“损坏”错误;B 项,“金属货币就已满足需要”错误; C 项,“是由于当时的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错误) 3.(3 分)B(材料一并没有运用数据) 4.(4 分)(1)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最早的货币理论,奠定了货币价值理 论的基础;(2)汉唐时期, 货币国定论和货币数量论成为正统,并交融发展;(3) 宋金时期, 出现了纸币,并产生了纸币价值理论;(4)元明清时期,实行不兑换 纸币制度,货币价值理论在交锋中得到系统性发展。(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5.(6 分)(1)借鉴中国古代纸币价值理论,不断完善当代货币体系;(2) 不断加强货币价值理论的研究、创新,为当代货币体系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理论支 持;(3)货币的发行要完全建立在国家信用之上,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透支国家信 用;(4)国家控制货币流通量和社会商品总价值保持相当,保持货币的稳定。(每 点 2 分,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3 分)B(“找到了真正的救命稻草———灯光”错误,从文中看,真正的 救命稻草应是自己想到的别人遇上海流时的应对经验) 7.(3 分)C(“都是典型的‘硬汉’形象”错,“我”在面对危险时表现出 一定的坚韧和抗争精神,具备部分“硬汉”特征,但由于恐惧情绪的明显表露以 及抗争主动性相对较弱等因素,与《老人与海》中典型的“硬汉形象”圣地亚哥 存在差异,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我”归为传统意义上的“硬汉形象”) 8.(4 分)(1)天空景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推移,记录了“我”的漂流 过程,推动了故事发展;(2)“我”在恐惧中看到美丽的天空景象,从害怕到欣 赏,从恐惧到安定再到激动,情感表达更加细腻。(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9.(6 分)(1)面对未知,勇气增长。“我”不考虑周围的环境,决定一直 游到海水变蓝,展现出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的勇气。(2)应对困境,心理承受能 力增强。“我”在海流中学会了自我调节,克服恐惧心理,变得更加冷静理智。 (3)处理问题,能力提高。在海流中绝望时,“我”不再盲目行动,学会借鉴他 1 / 4 人应对海流的方法。(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 情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2 分) 10.(3 分)B、D、F 11.(3 分)C(二者意义和用法相同) 12.(3 分)C(“弱小的对手也可以杀害君主”错误,从原文看,此处是说 即便看似弱小的对手也能给君王造成威胁,使君王受到伤害) 13.(8 分)(1)(当初)凭着孟尝君和芒卯的才干,率领着强大的韩、魏的 军队来讨伐秦国,还不能把我怎么样!(“以”“帅”“无奈……何”,各 1 分;句 意通顺,1 分) (2)(昭王的)失误在于不信赖自己,却还问敌人能把我怎么样,他不被侵 害实在是很侥幸的了。(“自恃”“幸”,各 1 分;“其不侵也”,被动句,1 分;句 意通顺,1 分) 14.(5 分)(1)秦国实力不够强大,韩、魏不是想像中的弱小,秦国臣子 可能叛变,秦昭王不应错误估计天下形势而轻视敌人。(2)中期以肘足之事类比 不当,不符合当时秦国形势;中期谈论的是自己职责之外不懂的事情,非常荒谬。 (第一点 3 分,第二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3 分)C(“且长夜读书不休息,诗人以此赞美了其读书的勤奋专注” 错误) 16.(6 分)(1)先生在儿子出场前先夸赞一番,客人都敬重其子,不敢有 轻侮之意,诗人以此烘托出先生声誉威望之高,富有生活情趣。(2)诗人以阮籍 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