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09873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土壤和岩石》单元 教学设计(3课时)
日期:2025-04-0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3次
大小:101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单元
,
教学设计
,
土壤和岩石
,
第一
,
下册
,
三年级
【大单元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和岩石》单元教学规划+课时教案(含3课时)+课时练习(含答案) 教材版本 人教鄂教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土壤和岩石 单元主题 土壤和岩石 课标要求 核核心概念:土壤与岩石的组成、性质及其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习内容: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沙粒、腐殖质、空气、水和营养物质等。认识和比较不同类型的土壤,如黄色土壤、黑色土壤等。学习岩石的构成及其风化过程,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探讨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了解岩石和矿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业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认识和理解土壤与岩石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观察比较、描述总结等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了土壤与岩石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种类、岩石的特征、矿物与矿产等环节。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实验活动,如观察土壤成分、比较不同土壤的性质、探究岩石的构成等,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土壤与岩石的基本知识。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土壤与岩石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土壤和岩石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科学认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尚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逐步建立对土壤与岩石的科学认识。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理解土壤与岩石的基本组成和性质。知道土壤是多种成分混合而成的复杂物质。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描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土壤与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科学探究:设计并实施简单的观察实验,探究土壤与岩石的组成和性质。学会使用放大镜、烧杯等实验器材进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科学态度:认识到土壤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分享探究成果。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单元结构化活动 土壤成分观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土壤成分观察实验,使用放大镜、烧杯等器材,观察并记录土壤中的沙粒、腐殖质、空气、水分等成分。土壤种类比较实验:学生比较不同类型土壤的性质,如颜色、颗粒大小、湿度、气味等,了解不同土壤的特点和适用作物。岩石构成探究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样本,了解岩石的构成和特征,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形成过程模拟实验: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和材料,模拟土壤的形成过程,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等。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评价其实验操作能力是否熟练、规范。观察与记录能力: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本,评价其观察是否细致、记录是否准确。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土壤与岩石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科学探究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如是否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等。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其是否对科学学习保持兴趣和好奇心,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等。 第 1课《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 学生应知道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 学生应了解土壤中不同矿物质颗粒(如砂粒、粉粒和黏粒)的大小和特性,以及土壤生物的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04-06)
探索宇宙 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04-06)
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04-06)
浩瀚的宇宙 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04-06)
日食 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2025-04-0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