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0591

22 《礼记》二则—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7次 大小:173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语文,初中,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22 《礼记》二则 一、基础知识 1、《大道之行也》作品简介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 礼运》里的一段话。原文之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才有这番言论的。 2、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选贤与能( jǔ ) 讲信修睦( mù ) 矜寡孤独( guān ) 2.通假字 (1)选贤与能 (“与”同“举”) (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妻) 3.一词多义 (1)独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只是)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子) (2)为 ①天下为公(读wé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 ②不必为己(读wèi,为了) 4.古今异义 (1)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路) (2)不独子其子(古义:指子女;今义:现代汉语中专指“儿子” (3)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归还) (4)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义:财物;今义:货物) (5)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5.文言句式 (1)倒装句:不必藏于己(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不必于己藏”) (2)判断句:天下为公(为”,表示判断) 3、《虽有佳肴》文言知识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兑命( yuè ) 学学半( xiào ) 2.一词多义 (1)学 ①学学半(同“敩”,教导) ②学学半(学习) 3.通假字 (1)学学半(“学”同“敩”,教导) 4.词类活用 (1)不知其善也(形容词用作名词,好处) 5.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用意;目的) (2)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疲乏) (3)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书;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6.文言句式 (1)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其谓此乎”) 二、知识小练 1.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B.《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两文反映的都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前者侧重于叙述和描写,后者侧重于议论。 C.兼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兼葭》)诗句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而缠绵悱侧的思想感情。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一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公的一片情思。 2.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弗食,不知其旨也(味美)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思)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老而无夫) D.故外户而不闭(从外面把门带上) 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弗学,不知其善也 B.故曰:教学相长也 C.故人不独亲其亲 D.使老有所终 4.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藏于己。 B.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 B.不独子其子 C.是谓大同 D.使老有所终 6.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不知其旨也(味美) 虽有至道(最好的道理) B.教然后知困(困难)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反思) C.选贤与能(指才干出众) 讲信修睦(培养) D.男有分(职分,职守) 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7.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