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0992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72384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选择性,2019,教版,3份,练习
    第四单元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 (分值:63分) (选择题1~9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24·河北张家口期中)建立厦漳泉大都市区,促进厦漳泉一体化发展,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于“承接两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辐射两翼(台湾岛和大陆)”意义重大。目前,厦门、漳州、泉州三城市正在着力形成各市间 1~2 小时交通圈,并力争 2025年基本形成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下图示意厦漳泉大都市区范围。据此回答1~2题。 1.厦漳泉大都市区协同发展最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协同第一、二产业发展 B.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加强对外经济联系 D.加强区域内城市功能互补 2.海峡两岸城市协同发展可以(  ) ①提升城市等级 ②加强信息交流协作 ③提升对外竞争力 ④促进区域水平的整体提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引领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升长三角地区整体综合实力。据此完成3~5题。 3.目前上海实行“头脑在上海,两手在外地”的产业发展战略,上海重点向外转移的产业主要是(  ) A.高档时装业 B.电子装配业 C.高端制造业 D.现代服务业 4.与上海相比,在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安徽省具有的比较优势主要有(  ) ①生态环境 ②人才技术 ③产业配套 ④能源矿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5.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  ) A.降低劳动力生产成本 B.促进各城市等级提高 C.提升长三角国际地位 D.促进产业分布均衡化   (2024·山东青岛期中)《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在京津冀地区搭建四类合作平台,引导相关创新资源和转移产业集中发展。下图示意京津冀地区部分产业承接平台。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区位比较优势,对应正确的是(  ) A.京张坝上蔬菜生产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B.保定市京南商贸城———高新技术发达 C.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高等院校云集 D.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基础较好 7.河北省通过合作平台协调发展,有利于(  ) ①实现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为京津提供农产品 ②改变劳动力分布,促使人口向京津地区集聚 ③实现区域产业分工,加强区际合作 ④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据此完成8~9题。 8.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  ) A.人口密度大 B.经济规模小 C.土地生产力低 D.生产技术水平低 9.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  ) 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 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 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 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选择题10~14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024·湖南湘潭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据此完成10~11题。 10.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 A.北京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11.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