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情境- 浙江省青田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拥有1 200多年稻田养鱼历史。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各要素之间是怎样关联的?青田县与 外界的哪些联系能够促进稻鱼共生系统的传承?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结合实例,能够从区域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区域地理要素特征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思维) 2.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学会分析各区域的差异性及区域关联性,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 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与关联性 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01 02 CONTENTS 目录 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与关联性 01 PART 区域整体性 区域的要素可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自然要素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人文要素 人口、文化、经济 区域整体性 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直接影响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 间接影响 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再间接影响自然界 区域整体性 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直接影响 思考题: 请以浙江省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为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的关联。 答案 浙江省青田县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等,形成良性循环的稻鱼共生系统。稻鱼共生系统是青田县的“名片”,能够给区域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区域差异:普遍存在,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 要素流动的种类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要素流动的方向 要素流动的强度 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城镇化 思考题: 阅读教材第9页图1.11“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说明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区域的要素流动种类、方向的差异。 答案 北京向区外输送的是产业与技术,天津向区外输送的是工业制成品以及产业与技术,河北向外输出的是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与农副产品。 区域整体性、差异性和关联性的指导意义 整体性可以使人们必须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导致整体环境的恶化。 差异性可以使人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本区优势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关联性可以使人们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核心归纳 1.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整体性 B.单一性 C.关联性 D.连续性 (2024·湖南长沙质检)下图为“甲、乙两区域联系图”。据此完成1~2题。 √ 2.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地理位置 B.人均消费水平 C.人口分布 D.传统文化习惯 (2024·湖南长沙质检)下图为“甲、乙两区域联系图”。据此完成1~2题。 √ 3.“圩垸”聚落可能分布的地区是( ) A.山东丘陵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圩垸”是沿江河、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水田农业区。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称为圩区或圩垸地区,且多作为聚落名称,如“××圩”或“××垸”。据此完成3~5题。 √ 4.推测该地区形成“圩垸”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