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13134

4.2.1资源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课件(47张,内嵌视频)

日期:2025-04-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2223468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4.2.1,课件,视频,内嵌,47张,为例
  • cover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课时1 资源跨区域调配 ———以西气东输为例 选择性必修2 -课时情境-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汉江水从丹江口水库出发,历经15天、1 432千米的行程,于12月27日抵达中线工程终端北京团城湖,并通过自来水管网进入首都的千家万户。到2017年国庆节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0亿立方米,惠及5 310万人。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在我国,类似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哪些?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2.结合实例,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经济、环境、社会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西气东输 01 02 CONTENTS 目录 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发展 01 PART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供需矛盾突出 资源跨区域调配可行性 基本前提:区域之间存在互补性和可达性 保障: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政策作为保障条件,需要在具有更高资源调配权力的区域中实现。 手段:市场机制、行政指令、统筹规划 资源 调入区 资源 调出区 资源供大于需 资源储存量大 资源富集 经济发展迅速 资源需求量大 资源贫乏 思考题: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案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地质条件、线路长短、施工难度、建设成本;对环境的影响。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现资源及产品在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移,满足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区域的共同发展。 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需要兼顾多方效益。 我国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拓展延伸 核心归纳 拓展延伸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显著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 种类 丰富区 贫乏区 水能资源 西南、中南 东部沿海 太阳能资源 青藏高原、西北 四川盆地 天然气资源 中部、西部、近海 华东、华南 石油资源 东北、华北、西北、近海 华东、华南 煤炭资源 华北、西北、东北 华东、华南 1.(2024·山东济宁月考)右图示意①②③④四地间对某资源需求量与储量的关系,四地间该资源最有可能产生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 (2024·云南昆明期中)下表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份2015年底发电总量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据此回答2~4题。 省份 各电源发电占比/% 发电量占比/% 用电量占比/% 水电 燃煤 燃气 其他 ① 72.20 16.53 0.00 11.27 31 16 ② 38.25 53.37 0.21 8.17 17 13 ③ 9.48 59.02 15.08 16.42 40 57 ④ 53.39 40.19 0.40 6.02 12 14 2.以上四个省份能源的产销特点是 ①能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集中性 ②能源区域分布有均衡性 ③能源需求量与发电量呈正比 ④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不匹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为兼顾社会、生态等多方效益,未来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4.实现电能在四省份调配的条件是 ①市场需求 ②输电线路的畅通 ③电能的互补性 ④政策保障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西气东输 02 PART 观看视频思考以下问题: 1、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西气东输工程? 2、西气东输的建设对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新疆生产及中亚进口的天然气资源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南沿海地区 一线工程: 塔里木盆地轮南油气田———上海 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二、三线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