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7.4 解决小数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P90.例4.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的例 4。 例 4 延续了例 3 的购物情境,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买东西时钱是否够用的实际 问题,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设计了两个问题相 同、情境相似,但购买物品略有不同的问题,鼓励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运用自己的 方法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小数加减的方法和比较小数大小等 知识,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前面学生学习的是简 单的小数加减法,本节课则需综合运用小数的加减法知识,涉及到小数连加、连 减或加减混合的分步或综合算式的计算方法。在学习中,学生通常习惯于用一种 方法解决问题,如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会有 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尝试、思考、比较等数学活动中理 解题意,掌握计算方法。 核心素养 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与方法。 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问题实际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个课前训练。(出示课件) 全班练习并校对答案。 (学生通过口算或笔算举手抢答) 师:我们再来做两个列竖式计算。 3.7+1.6= 10.3-3.5 =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核对答案) 师: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老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情况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过复习旧知,唤起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认识,为新课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 探究新知 一、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出示例4。 师: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还想买1本和1支,钱够吗?(课件出示教材p97例4) 师: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后回答) 已知条件:1个文具盒6.8元;1本笔记本2.5元;1支普通铅笔0.6元;1支带橡皮的铅笔1.2元。 所求问题:小丽还想买1本笔记本和1支普通铅笔,她的钱够吗? 师:想一想,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说你的想法。(同桌交流说想法,自由发言) 师:我们可以怎样计算呢? (小组合作,汇报结果) 方法一: 先算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下多少钱: 10-6.8=3.2(元) 再算买1个笔记本和1支普通铅笔需要多少钱: 2.5 + 0.6 = 3.1(元) 师:跟剩下的钱比较,小丽带的钱够吗? 生:3.1元<3.2元,小丽带的钱够。 方法二: 先算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下多少钱: 10-6.8=3.2(元) 再算用剩下来的钱买1个笔记本后还剩多少钱: 3.2-2.5=0.7(元) 把买完笔记本后剩下的钱与普通铅笔的价钱进行比较。 0.7元>0.6元,买普通铅笔的钱够。 师:还可以怎样计算? 方法三: 计算买1个文具盒、1个笔记本和1支带普通的铅笔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6.8 + 2.5 + 0.6 =9.9(元) 10元>9.9元,所以钱够。 师:如果把换成,钱够吗?(课件出示教材p97例4) 方法一: 先算买1个文具盒后还剩下多少钱: 10-6.8=3.2(元) 再算买1个笔记本和1只带橡皮的铅笔需要多少钱: 2.5+1.2=3.7(元) 3.2元<3.7元,小丽带的钱不够。 师:谁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