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素养达标教学设计 8.3 简单的组合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P96.例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的第三课时。本节课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本节课主要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授课时以“封闭图形连线法”和“一字排开连线法”为主要方法,鼓励学生自由思考,用多种类、个性化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渗透符号化思想,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排列与组合作为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学习知识。 核心素养 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2.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 教学难点 初步感悟简单组合的数学思想的方法,用有序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实践活动、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启发引导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 知识链接 课件互动游戏:请3个小朋友上台握手,每2个小朋友只能握一次手,那3个小朋友要握几次手呢? 学生上台展示。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组合相关的数学知识。 通过握手的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迅速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 探究新知 一、例3 1.读题,理解题意 三年级4个班进行足球比赛。每2个班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 师:同学们认真读题,举例说说你对“每2个班踢一场”的理解。 生1:若1班和2班踢,2班和3班踢…… 师:若1班和2班踢,2班还和1班踢吗? 生:不再踢,因为两个班踢一场,1班和2班踢与2班和1班踢是一回事。 师:换句话说,每场比赛只与2个班有关,与2个班的排列顺序无关。理解了这一点,现在同学们小组交流,用写一写、连一连等方法写下你们的解答。 师提醒:要注意全面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2.方法展示 生:我先确定1班要踢3场,再确定2班要…… 3+2+1=6,一共要踢6场。 师:通过画图分析,可以得到一共要踢6场。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把4个班摆成一排,再把每个班与其他班分别连上线。固定1个班,再选择其他班级搭配。 师:把任意2个班直接连上线,2个班之间要连几条线? 生:一条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两个队只踢一场,没有顺序。 师:同学们一共连了几条线? 生:连了6条线。 师:6条线代表了什么? 生:代表了要踢6场。 师:固定“1班”,踢了几场? 生:3场。 师:再固定“2班”呢,踢了几场? 生:2场。 师:最后固定“3班”,踢了几场? 生:1场。 师:总共呢? 生:3+2+1=6场。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析方法? 生:把4个班摆成长方形,把任意2个班直接连上线。通过连线得到要踢6场。 二、小结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可以用图示连线的方法来解决,组合过程中不考虑事物的先后顺序,只需注意不同组合中的元素。 三、做一做。(教材P96) 1.有5个人,每2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答:一共要握10次手。 2.每次取2枚。取出的钱共有哪几种情况?请写出来。 答:取出的钱共有6种情况。 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