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18021
24.诗词曲五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28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教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激发情感,发挥想象,学习不同作者面对不同事以诗词曲抒发的情感。 语言运用: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理解诗句含义,做到有感情的朗读。 思维能力: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大意,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 审美创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写作背景:张养浩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迈,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平,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这首曲便写于应召往关中的途中。 潼关:历史悠久,闻名遐尔。古潼关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马超刺槐、十二连城、仰韶文化遗址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风陵晓渡、谯楼晚照、秦岭云屏等潼关八景,引人入胜。 散曲:到了元代,出现新兴的体裁———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套数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朗读曲词,整体感知 1.解题。 明确:《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本篇“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 2.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代)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内容理解。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华山,内有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殿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三)品读曲词,细节探究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明确: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视觉) 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听觉) 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之处,黄河奔流其间。“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2.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明确: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2025-04-0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4-03)
[期中小卷]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综合试卷(含答案)(2025-04-0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体知识类课件(19张PPT)(2025-04-03)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训练文本解读类课件(共30张PPT)(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