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植树节 ———暨保护森林主题教育课件 树 根发于泥土之中 生枝于天地之间 不断地向着天空发展 一年四季 冬去春来 或许几代王朝早已不在 但是当年的老树仍新发嫩芽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归有光将思念寄寓一颗枇杷树。我国自古便有在清明节种树的传统,古书《岁时百问》中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古人在清明节植树,不仅出于清明期间阳光明媚、春雨飞洒使得树种的存活率更高,也是以种树的形式抚慰人们心中对逝者的悲痛思念,象征着来年的希望。 前言 目录 壹 植树节的起源与价值 贰 植树节的主题与发展 叁 认识森林及森林的作用 肆 为什么保护森林及如何保护森林 第壹部分 植树节的起源与价值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 植树节的设立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植树节的起源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 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1915年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 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 植树的价值 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德斯教授对一棵树的生态价值进行计算: 一棵50年树龄的树,累计计算,产生氧气的价值约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约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价值约31,200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37,500美元 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250美元 产生蛋白质价值2,500美元 总计创值约196,000美元 美国有1/3的地区为森林树木所覆盖,这个成果同植树节是分不开的。 第贰部分 植树节的主题与发展 中国设立中国植树节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森林,增种树木。每一棵大树的生长都对人类社会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 历年主题 植树节节徽 树形,表示全民义务植树3至5棵,人人动手,绿化祖国大地。 “中国植树节”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年年植树,坚韧不拔的决心。 五棵树可会意为“森林”,由此引伸连接着外圈,显示着绿化祖国,实现以森林为主体的自然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 2009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2010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与大树在一起。 2011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2012年的植树节主题是: 义务植树共建绿色和谐家园,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 2013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深入开展造林绿化,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4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拥抱春天,播种绿色。 2015年的植树节主题是:美化环境,清新空气。 2016年的植树节主题是: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 2017年的植树节主题是:“气候、人类、社会” 2018年的植树节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中国。 节日的发展 1912年5月,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 1914年11月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