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1457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6558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课件,3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2.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全面解读经典诗歌,提升文学素养 ———郭沫若 目录 CATALOG 课文整体介绍 01 词语与修辞手法分析 02 诗歌结构与形式美 03 意象与象征意义 04 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06 课后作业与延伸阅读 07 教学总结与反思 08 01 课文整体介绍 作品背景与作者简介 时代背景解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创作于20世纪初,这是一个社会变革与文化更新的时代。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新文化运动的响应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简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他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在文学领域成就斐然,其作品风格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集《女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就收录其中。 作品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经历了深刻的个人情感变化和广泛的社会实践之后。这一时期,作者不仅关注国家大事,也深入思考了个体存在的意义,这些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交织在一起,催生了这首富有哲理和艺术感染力的诗歌。这部诗集以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精神、对自由和光明的热烈追求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全文朗读与赏析 全文朗读 通过全班共同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表达,同时锻炼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技巧。 词语赏析 对诗中的生僻词、难词进行解读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提高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意象解析 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如“地球边上”的象征意义,以及“放号”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思想与情感表达 探索自然之美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地球边缘,放眼望去,山川河流、森林田野尽收眼底,展现了对自然界无限美好的向往和赞美。 抒发豪情壮志 诗中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还表达了作者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决心与勇气。通过“放号”这一行为,象征着呼唤与挑战,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反思人与自然关系 诗歌在赞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隐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借助自然景观的宏伟背景,引发读者对于人类存在意义及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能性的反思。 02 词语与修辞手法分析 字词积累 1.鞺鞺鞳鞳(tāng tāng tà tà):注意“鞺”“鞳”的读音,这两个字较为生僻,常用来形容波涛声等宏大响亮的声音。 2.号(háo):在此诗中是“呼喊、放号”之意,区别于常见的“号码”“号召”等词中“号”(hào)的读音。 3.力的律吕哟(lǜ lǚ):“律吕”原指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后泛指音乐、音律,要准确读出其读音。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 (一)夸张 诗中多处运用夸张手法,如“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将太平洋的力量夸大到能推倒地球的程度,极言大自然力量的雄浑壮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使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这种强大力量的惊叹与赞美,凸显出诗歌豪迈奔放的风格。 (二)排比 “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以及“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等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气势。排比句的整齐句式使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美,同时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突出了“力”的内涵和重要性,展现出诗人对破旧立新、积极进取精神的强烈倡导。 (三)拟人 赋予自然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如“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提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