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2056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中图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日期:2025-11-1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55791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必修,2019,图版,3份,练习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分值:60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完成1~2题。 1.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 ①建筑风格 ②生活水平高低 ③宗教信仰 ④消费习惯 ⑤习俗 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  ) A.地形地势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 D.耕作方式不同 (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开学考试)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坐落于玉龙雪山下,山川流水环抱中的古城有着多彩的地方民族习俗和娱乐活动,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民居建筑群具有鲜明的特色和风格。据此完成3~4题。 3.丽江古城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A.交通网结构 B.地方美食 C.地方民歌 D.建筑风格 4.丽江古城体现的地域文化思想和特点是(  ) ①征服自然 ②多元融合 ③天人合一 ④皇权威仪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联考)石库门是清末民初时期出现的深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当时的该类建筑多由国外开发商修建,大量吸收江南民居的样式,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实心厚木做门扇,因此得名“石库门”。下图为“石库门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石库门民居体现了上海(  ) A.中西方地域文化融合 B.长江入海口优越地理位置 C.内敛保守的文化性格 D.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优势 6.石库门民居蕴含了上海人的(  ) A.包容性和开放性 B.老幼尊卑的文化传统 C.温柔含蓄的性格 D.团结合作的精神气质 (2024·北京昌平区期末)图1为“伦敦白金汉宫景观图”,图2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完成7~8题。 7.导致两地建筑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宗教 D.文化 8.北京市中心没有发展成为大型的中心商务区,其影响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因素 D.行政因素 碉楼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下图为松岗直波八角碉楼。完成9~10题。 9.碉楼具有的主要功能有(  ) ①军事防御 ②储藏物资 ③防范地震 ④抵御洪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青藏高原碉楼具有平顶、门窗少、墙厚的特点,其反映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 A.地势起伏大 B.高寒、光照强 C.泥石流频发 D.多大风 (选择题11~14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北京中轴线代表着我国古代在都城建设中的最高成就。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市政府重要工作项目。北京某中学同学开展了考察北京中轴线的地理实践活动。读“北京中轴线手绘图”,完成11~12题。 11.北京中轴线上最能体现古都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A.古色古香的街巷胡同 B.小桥流水的城市公园 C.高大雄伟的宫殿建筑 D.四通八达的古代运河 12.北京中轴线申遗对城市发展的主要意义有(  ) ①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③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④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冷巷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如图)。冷巷可以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据此完成13~14题。 13.冷巷主要分布于我国(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4.推测高墙在“冷巷现象”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祛湿 B.防火 C.遮阳 D.防盗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山西省有些城市的旧城区内有一些老式四合院,其房屋的屋顶由外向内单面倾斜(如下图所示)。用当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