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试卷一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024·广东汕头期中)“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福建省东部的平潭人,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低矮的石头房屋,窗户较小,房顶瓦片压有石块,名为“石头厝”。据此完成1~2题。 1.与“石头厝”景观相符的图片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石头厝”的特点与功能对应正确的是( ) A.房屋低矮—利于采光 B.石头房屋—便于通风 C.石块压瓦片—防大风 D.房屋窗小—保温效果好 (江苏地理)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下图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 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 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 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4.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 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 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 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湖北省十堰市是我国主要的沙金、稀土和钢铁生产基地,境内山多地少。武当山、汉江水、汽车城是十堰的三张世界级名片。1969年因为三线建设,某汽车公司选址在十堰,但随着铁矿资源的枯竭和该公司将总部搬到武汉,十堰市面临经济衰退的威胁。近年来,十堰市在转型原有工业产业链的同时发展新型生态产业,开展生态旅游,建设药博园等,拓展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茶叶、樱桃种植等产业。完成5~6题。 5.十堰市在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注重( ) A.劳动力再就业 B.塑造品牌企业 C.产业价值培育 D.追随市场变化 6.十堰市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限制因素为( ) A.地形地貌 B.水源条件 C.人口数量 D.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廉价劳动力与外资相结合的优势,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外向型最强的区域。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出口受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地积极转型,开启了创新引领、强调品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图示意政策、劳动力、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等要素在当地不同时期城镇化发展中的贡献。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表示技术创新的曲线最有可能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地位在国内逐步降低,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不足 B.原材料缺乏 C.政策优势减弱 D.外商资本撤离 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替换为高端产业。最近,深圳市提出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读图回答9~11题。 9.各企业集聚在第一阶段产业园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共用基础设施 B.加强相互竞争 C.靠近原料产地 D.获取邻厂信息 10.从第一阶段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阶段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 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 11.建设“效益深圳”应( ) ①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 ②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③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 ④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4·新疆哈密调研)2020年3月18日起,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此次生态补水计划至5月底结束。在输水工程中,输水道采用明渠和暗渠两种方式,明渠输水采用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暗渠则采用地下全封闭方式输水。下图是“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14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