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3414

24.5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2024--2025学年 统编版 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76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24.5,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4--2025
  • cover
《山坡羊·潼关怀古》说课稿 一、说教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中的一首元曲。学习本单元旨在结合自己体验评价古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张养浩任陕西行台中丞时,路过 “潼关”,颇有感触,从而创作了这首流传千古的散曲,他用拟人化的手法,书写了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调。在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要深刻体会到古人抚今追昔,慷慨悲愤,感时伤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体会曲的艺术感染力。 二、说学情 由于学生诗词知识积累少,涉猎面窄;学生诵读能力不是很好,在分析理解、语言表达上较为有限,大多停留在只能解释诗词内容的浅显层面,不能较深入地理解诗词之美,诗人之情,以及诗词所承载的中华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师更要注重学法的指导。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配合语文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多次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精辟的用词;帮助学生走进诗人所处的特定时空,触摸诗人的心灵,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领悟诗人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统治者的谴责。 语言运用: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思维能力:反复吟咏诵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审美创造:感受中国元曲之美,提高审美品味,感受词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重难点:1、通过多读多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语感和悟性。2、了解文章创作背景,通过抓住诗歌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学法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纵观世变,吊古伤今,恨时局之险恶,哀民生之多艰,气势雄浑,感情强烈深沉。学习此曲,重在诵读。于是我采取听读、朗读、品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学生自我发现法和教师启发诱导相结合的方法,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内涵。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探究、诵读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在慷慨悲愤的音乐声中,给同学们营造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引出叹世、怀古这一散曲流行的题材,进而导出新课———《山坡羊潼关怀古》。 电脑课件出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设计意图:缩短学生与潼关的空间距离) 课前热身: 1.自由读课文(使学生排除朗读疑难,为理解文意作铺垫。) 2.正音:峦(luán) 踌(chóu ) 蹰(chú ) 阙(què) 兴(xīng) 3.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听录音范读课文。再通过教师示范朗读创设情境,使学生明确朗读时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 (二)整体感知、联合施教 1.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让学生自主品读和翻译课文,并随机抽查提问。 (独立思考后个别提问: 按写景、抒情、议论给这首曲划分成三个层次。本小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结合后两句来理解。 2.在总体解构课文,排出疑难问题后,学生登台分析讲解课文,老师退居台下听课。事后再由师生协同总结,补充其不足之处。 明确:学生在分析讲解过程中首先,抓住关键字:聚、怒、望、行、兴、亡;其次,分析意境,引领大家领悟课文情感;最后,深化主旨发表自己观点,总结文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