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3480

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22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 cover
二年级语文上册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沿、际、信”等6个生字,会写“井、观、沿”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式,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 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2. 教学难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青蛙和小鸟的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谜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打一动物) 2. 学生猜谜语,引出“青蛙”。 3. 出示图片:青蛙坐在井底。 4. 提问:青蛙坐在井底,它会看到什么呢? 5. 引出课题《坐井观天》,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交流识字方法。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思考:青蛙和小鸟分别在哪里? 出示图片,理解“井沿”。 指导朗读,读出青蛙的自以为是。 2. 学习第二至七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思考:青蛙和小鸟分别认为天有多大?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小组合作,表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3. 学习第八自然段。 齐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引导学生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 1. 讨论:你觉得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 2.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有没有像青蛙一样“坐井观天”的人? 3. 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成为“井底之蛙”? (五)指导写字,巩固练习 1. 出示生字,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2.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 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小鸟: 天无边无际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