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教学设计 1.《认识植物》 一、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并能简单描述其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对身边的植物产生兴趣,乐于观察和探究,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并树立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身边常见的植物,并能简单描述其外部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见植物的图片或实物(如树叶、花朵、果实等)、放大镜、观察记录表。 学生准备:课前观察身边的植物,并收集一些植物的叶子、花朵或果实。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植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出现了哪些植物。 2.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哪些植物? 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植物》。 (二)探究新知 (20分钟) 1.观察植物,认识名称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植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植物,并介绍其名称和特征。 教师补充介绍一些学生不认识的植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其外部特征。 2.学习观察方法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子、花朵等部位,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和方法。 学生分组观察自己带来的植物,并尝试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比较不同植物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植物的叶子、花朵、果实等部位,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总结:植物的种类很多,它们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各不相同。 (三)拓展延伸(10分钟) 1.游戏:猜猜我是谁 教师描述一种植物的特征,学生根据描述猜出植物的名称。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巩固对植物特征的认识。 2.讨论:植物对人类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对人类有哪些作用? 教师总结:植物为我们提供食物、氧气、药材等,还能美化环境,我们要爱护植物。 (四)课堂小结(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分享自己的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植物,学习了观察植物的方法,也知道了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以后能多观察身边的植物,发现更多植物的奥秘。 五、板书设计 认识植物 观察植物:看、摸、闻 植物名称:…… 植物特征:颜色、形状、大小 爱护植物: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植物,并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植物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后作业 观察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并把它画下来,写上它的名称和特征。和家长一起查阅资料,了解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