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5816

第三章生态系统 (含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19)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

日期:2025-04-0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4571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章,生态系统,解析,2024-2025,学年,苏教版
  • cover
第三章 生态系统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在某河流生态系统中,摇蚊取食刚毛藻、附生硅藻和念珠藻等底栖藻类;摇蚊会被捕食性昆虫、昏白鱼和三刺鱼的幼鱼捕食;昏白鱼和三刺鱼的幼鱼又会被虹鳟的幼鱼捕食;捕食性昆虫会被虹鳟成鱼和昏白鱼成鱼捕食;昏白鱼成鱼也直接食用底栖藻类,形成该河流的食物网。下列解题思路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最短的食物链仅有四个营养级 B.昏白鱼的发育程度不同,其消费者级别也可能不同 C.昏白鱼占有三个营养级,捕食性昆虫占有一个营养级 D.杀灭摇蚊以后,三刺鱼、捕食性昆虫和虹鳟都可能不能生存 2.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水陆物质和能最交换型的生态工程,可实现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下图为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数字表示能量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桑基鱼塘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 B.蚕沙中的能量属于桑同化量的一部分,可被分解者利用 C.E1和E2分别表示桑和浮游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2.94% 3.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B.蝇蛆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促进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4.对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新鲜秸秆有四种科学处理方法:①作为肥料还田;②制沼气;③制成青贮饲料(切碎后进行发酵,可长期保存且保持营养和新鲜度);④培育菌菇类食品。关于这些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方法①中秸秆的物质和能量被植物利用 B.与方法①相比,方法②提高了秸秆中能量的利用率 C.与秸秆焚烧相比,方法③可提高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方法④可使秸秆中的能量更多的流向人类 5.貂熊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寒温带针叶林,耳小尾短毛长,足掌掌面较大。它经常吃狼、猞猁吃剩的食物,也能捕食小型动物。貂熊的肛门附近有发达的臭腺,有时貂熊会在臭液上打滚,使臭味遍布全身,让天敌无从下口,它便趁机逃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貂熊足掌面积大,耳小尾短毛长有利于适应寒温带针叶林气候 B.貂熊捕食草食性动物时处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 C.貂熊经常吃狼、猞猁吃剩的食物,它们之间构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D.貂熊臭腺分泌的臭液能传递化学信息,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 6.经调查,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只有X、Y、Z三个营养级,且它们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初始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解题思路错误的是( ) A.自然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一般都有若干个不同物种 B.X营养级生物体内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由甲→乙过程中,Y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增加 D.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增加是由于食物充足且没有天敌等原因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以帮助生物适应环境,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传递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生物信息 B.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C.信息传递能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还能维持生态平衡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害虫属于应用信息进行化学防治 8.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 C.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