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29398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同步练习--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日期:2025-04-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4377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选拔,官员,古代,中国,5课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2022安徽江淮名校月考 出卷网)《史记》载:“(蒙)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这反映了秦代(  )21·cn·jy·com A.普遍实行禅让制 B.世官制影响犹在 C.依军功大小授官 D.察举制已经形成 2.(2022山西大同期中 出卷网)秦朝博士官地位十分尊崇,“朝贺位次中都官,师称先生”,但其秩比(俸禄)六百石,在朝官中属于较低的官吏。博士官秩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焚书坑儒的推行 B.军功爵制的贯彻 C.士阶层逐步崛起 D.法家思想受重用 3.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 出卷网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者”就是指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 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4.(2022内蒙古通辽月考)有人抨 出卷网击西晋社会风气时说:“世家子弟不劳而获者多矣,几为酒囊饭袋之徒,一好清谈玄学,一好声色犬马,执其政而不理政,荼毒深远,祸害匪浅。”导致该风气形成的制度因素是(  ) A.郡国并行制的异化 B.三公九卿制的实施 C.八股取士制的创立 D.九品中正制的盛行 5.“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称为上计。”这一制度(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提供了评定政绩的依据 B.保证中央控制地方财政 C.促使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避免了地方官弄虚作假 6.(2022安徽九师联盟联考)西汉 出卷网刺史秩仅六百石,却“奉诏六条察州”,监察秩二千石的郡国守、相乃至诸侯王。有评论者认为,这样可以使得“官轻则爱惜身家之念轻,权重则整饬吏治之威重”。这体现出西汉刺史制度的显著特点是(  ) A.内容丰富,体系完备 B.以小监大,以卑察尊 C.地位独立,专权跋扈 D.分工合作,职责明确 题组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出卷网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2021北京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期末)下表为南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成分情况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宋代的科举制(  ) 南宋理宗宝祐四年(570名进士) 三代不仕 父亲有仕(官职多属低品) 其他 53.86% 22.63% 23.51% A.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 B.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C.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 D.有利于选拔大量优秀人才 9.(2022安徽亳州期中)唐代进士及 出卷网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不能直接为官,要想步入仕途,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由此可知,唐代(  )【来源:21cnj*y.co*m】 A.考试程序更加严谨 B.吏部选拔了最为优秀的官吏 C.选拔官员途径多元 D.政府对官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10.(2022山东菏泽期中)宋代 出卷网实现了“台谏合一”,御史台的官员和谏议大臣动辄联合弹劾宰相及百官,宰相也惧其三分。皇帝则将“台谏合一”视为“禁止大臣使不得自放之术”,可以“折奸臣之萌”。据此可知,宋代“台谏合一”(  ) A.提高了谏议大臣对皇帝的监察意识 B.加强了对官员社会舆论的监督 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D.便利了皇帝对官僚群体的控制 题组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1.元朝共举行科举考试17次,只设进士一科 出卷网,后16次登科进士有1 135人,但进士分配名额极不公平,蒙古、色目、汉人的人口数相差悬殊,但名额却一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