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文园地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书法独有的魅力。 语言运用: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仿写句子。 思维能力:能在生活中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欣赏“颜体”笔画丰满 ,浑厚有力的特点,感受其艺术风格。 【课前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从内容、表达这两方面梳理、总结本单元课文的特点。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要求学生在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后,选择一个情景仿说,引导学生学习用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事物的方法描述一种情景。第二题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后进行仿写,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先概括后举例这一常见的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写具体。 “书写提示”简要介绍了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及颜体楷书的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颜体书法艺术,感受其艺术风格。 “日积月累”编排了关于“为人”的五条名言,让学生在积累的同时,试着在生活中践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感受选段中语言的风趣,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尝试着欣赏书法。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并试着仿写风趣的语言片段;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试着仿写风趣的语言片段;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颜体”,尝试着欣赏书法;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和积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启发。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继续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感受选段中语言的风趣,并试着照样子写一写。 【教学过程】 自主交流,总结方法 教师引导:围绕“风趣和幽默”这一主题,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丰子恺的《手指》和《童年的发现》这几篇课文。 1.出示问题:同学们说一说本单元课文中你觉得风趣、幽默的地方有哪些呢?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引导。 4.课件出示教材内容,教师评议并小结: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是通过巧妙的对话来讲述故事,有的叙述的语言很风趣。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从单元篇章页回顾导入,谈话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简单交流喜欢的原因,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 二、语言训练,学会表达 1. 教师引导:读一读第一题的两个例句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吧! 2.指明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3.教师指导:说一说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4.小组讨论 (1)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把无名指和食指比作关平、周仓,指比作关公,写出了三者关系密切,片刻不离既形象又生动,把手指的样子写活了。 (2)教师继续引导: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句子的表达特点。 (3)预设:写了体操运动员的动作灵巧,就像猴子一样,特别生动。 5.教师总结:这两个例句都是先点出要描述的事物或人的样子和特点,再用另一种相似的人或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这种把事物比做人、把事物比作其他事物来描述某种情景的方式,可以使句子的表达形式更丰富,而且往往风趣、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6.选择情景说一说 (1)教师指导:从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想一想怎样写更生动 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2)教师相机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