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认识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2.会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3. 理解东北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 学 习 目 标 0 200千米 东北地区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53°N 38°N 118°E 135°E 经纬位置 纬度位置:38°N~53°N 经度位置:118°E~135°E 东三省 北半球、北温带 东半球 地理位置 一、地理位置: (1)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及重要性,找出其邻国、邻省和濒临的海洋。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 (3)估算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 地理位置 临海:渤海、黄海。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位置:本区位于我国东 北部,地处东北亚的 核心位置。 范围:东北地区包括黑龙 江省、吉林省和辽宁 省,简称“东北三省” 邻国:东与朝鲜为邻, 北与俄罗斯与为邻。 邻省:西接内蒙古自治 区,南连河北省,与 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0 200千米 (2)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 (3)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东北地区南北跨越15度(38-53); 大部分位于中温带。 100千米 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地形图、政区图、城市图等地图,来帮助我们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运用地图是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 认识中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与我们在世界地理中所学到的方法是一致的。例如,我们在学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时,首先读“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初步认识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然后读“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确认东北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并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内部行政区域的划分及其相对位置;接着读“东北地区地形分布”,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河流、湖泊、地形区等,以及它们的分布状况,进而整体把握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阅 读 方 法 总 结 (1)我们已经了解到,认识地理事物或现象的位置,就是回答“它在哪里”的问题。地理位置一般分为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相对于其他地理事物的位置,如海陆位置等)。读图6-3、6-4,判断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绝对位置,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相对位置。 图6-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定位画面示意 图6-4 中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绝对位置 相对位置 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据此完成 下列任务。 (1)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 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日本:四面环海,是一个岛国。岛国,限制领土范围,但沿海多港湾、海上交通便利,为日本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位置条件。 中国:海陆兼备的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陆上国界线漫长便于和邻国发展国际贸易。 蒙古:深居内陆,是一个内陆国。不临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温度带划分 主要农作物 农作物熟制 东北平原 中温带 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亚热带 水稻、油菜 一年两熟到三熟 海南岛 热带 水稻、椰子 一年三熟 (2)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分析纬度位置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绝对位置:地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温度条件可满足许多作物的正常生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相对位置:濒临渤海和黄海,背陆面海,海陆交通便利,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地形特征 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沿45°N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沿125°E东北地区地形剖面 地势特征 东西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