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2135

11.2 植物的生长(第2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43729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2,植物,生长,2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
  • cover
第 11 章 植物的生命周期 第 2 节 植物的生长 (第 2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2.通过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影响,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认同合理施肥的重要性,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2.教学难点: 认同合理施肥的重要性,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情境导入、实验探究、知识归纳与拓展应用四个步骤,系统引导学生理解植物对无机 盐等营养物质的需求及其作用机制。 首先,通过情境导入,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状态,如肥沃 土壤与贫瘠土壤中的植物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初步认识到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重 要性。随后,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营养物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接着,进入实验探究环节。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影响,提前布置学生做 好实验,课堂上进行展示,得出结论。 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具体 作用,如氮肥促进枝叶繁茂、磷肥促进根系发育和花果成熟、钾肥增强植物抗逆性等。同时, 强调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是生长的重要因素,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植物生长营养需求体系。 最后,观看视频进行课堂小结后,再进行拓展应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 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合理施肥、灌溉等农业实践,以及如何通过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 长等。同时,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探讨过度施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培养学 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整个教学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及其作用机制,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时安排:1 课时 1 / 6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通过情境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环境下植物的生长状态,如肥沃土壤与贫瘠 土壤中的植物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初步认识到营养物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随后, 提出问题:“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营养物质?”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新课学习】 学习目标 1: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1. 导入:数据展示植物体内各部分的水分含量,引导学生思考水与植物体的构成有着怎样的 关系?学生思考回答: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对植物还有哪些作用? 水对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引导学生思考:每种植物的需水量一样吗? 利用 生得 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的需水量也不同。植物在快速生长阶段以及开花结果阶段,对水的需求量会增大。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如何吸收水? 植物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根毛细胞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根毛细胞对水的吸收与土 2 / 6 壤溶液的浓度有关系。 连接生活,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或失水? 2.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介绍实验方法: (1) 取新鲜的萝卜,切取大小粗细相等的两根萝卜条,用尺测量它们的长度。 (2) 分别把这两根萝卜条放入盛有清水和浓盐水的烧杯里。 (3) 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萝卜条,用手捏一捏,感受它们的硬度,再用尺测量并计算它们的长 度变化(图 11-28 )。 提前布置学生实验,现场展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进行表达交流。 现在你能说出植物细胞为什么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呢? 由上述实验可知,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与细胞液的浓度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关系密切。当细胞 3 / 6 液的浓度比外界溶液的浓度高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比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细胞失 水。 3.小结: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师生共同得出水分进入植物体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