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新课导入 书是灯,照亮前行之路;阅读是舟,渡人过知识之海,阅读指引我们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阅读综合实践,含英咀华。 学习目标 1、讲述爱国故事,感受家国情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学习做批注的阅读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3、分析语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品味其表达效果。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黄河颂》:写于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歌颂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表达了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回顾课文内容。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回顾课文内容。 《老山界》:具体生动地记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特别是文中描写星夜爬山的场面和夜宿山路的感受,赞扬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突出了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回顾课文内容。 《谁是最可爱的人》: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胸怀,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热情赞颂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回顾课文内容。 《土地的誓言》: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丧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美好回忆,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念和对国土沦丧的悲痛愤慨,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誓言。 合作探究 任务一:回顾课文·温故知新 回顾课文内容。 《木兰诗》:诗歌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古代战争,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赞扬了古代人民的家国情怀和牺牲精神,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否定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追求。 合作探究 任务二:搜集资料·讲讲爱国故事 本单元的课文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促使我们沉浸其中,品味感悟。围绕其中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木兰诗》,或课文涉及的历史事件,如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搜集资料,准备爱国故事素材。 选取其中最能打动你的一则故事,参考下面的表格和提示,撰写一份提纲,然后依据提纲在小组内讲述这则故事。 合作探究 故事提纲是讲述故事的依凭,也是“如何讲好故事”的重要提示。那么,在提纲撰写阶段,应考虑并落实哪些问题呢? 任务二:搜集资料·讲讲爱国故事 1.“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讲述一个故事,这些基本要素必须齐备; 2.“故事内容”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细化或者调整,但整个故事必须首尾完整,线索清晰,有波澜起伏; 3.“叙述方式”包括人称、视的选择,开头、结尾、设置悬念的具体方式等,事先作一些设计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 4.还可以考虑借助一些媒介手段,如音乐、图片等,增强讲述的感染力。 合作探究 任务二:搜集资料·讲讲爱国故事 基本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故事内容 起因: 经过: 结果: 叙述方式 (提示:如使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怎样开头、结尾、设置悬念,等等。) 其他 合作探究 任务二:搜集资料·讲讲爱国故事 基本要素 时间:1934 年冬 地点:老山界(越城岭) 人物:红军战士(“我” 及红军队伍) 事件: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故事内容 起因:1934 年冬,中央红军在突破敌人的湘江封锁线后,面临着翻越老山界这一艰难任务。当时队伍行军缓慢,战士们疲惫不堪,且天色渐晚,还未到达预定的宿营地,若无法在当晚翻过老山界,就只能在深山中露宿。 经过:红军战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