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34841

【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70443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PPT,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大,不蚀, 上澜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连续河曲 下蚀减弱,侧蚀增强,河谷拓宽并出现弯曲。 (中游) 谷宽浅,呈“槽”形 落差很小,侧蚀为主,下蚀停止,转为沉积 (下游)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心n7 V N 一、河谷的演变 初期:峡谷、瀑布、沟谷 溯源侵蚀和下蚀 地势平坦 地转偏向力 河流摆动成弯曲 凹岸不断受侵蚀, 更弯曲 中期:河曲和牛轭湖 桔灯勘探 位于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的 太行山,是中国曲流峡谷(以下简称“ 曲峡”)发育最明显的山脉。通常情况 下,丘陵和山地基岩中的河道是比较 平直的,但流经太行山区一些规模较 大的主干河流形成了众多犹如草原“ 蛇曲”一样的曲峡地理景观。下图示 意太行山区某段曲峡。 1.太行山曲峡的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C A. 沿断层线发育形成河流 B.受内力作用,河岸发生侧蚀 C.河流继承了古河道的曲流形态 D. 河流下蚀,逐渐切开山脉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湄公河上游河谷的形成过程。 湄公河上游河谷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两大板碰撞挤压 形成高大的褶山系;该地受地形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的影响,降水多, 河流水量大;由于地势高差大,河水流速快,长期下切侵蚀强,形成高 山深谷。 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经中国、 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流入中 国南海。湄公河流域水能理论蕴藏量为5800 万千瓦,可开发水能估计为3700万千瓦,下 图为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示意图。 河流下切 山高谷深 挤压上升 广阔谷底 地壳上升,河流下切侵蚀 原有河谷底部相对抬升, 出露洪水位之上 聚落选址、寻找矿产与建筑布局 河流阶地的形成 桔灯勘探 东 山 地 T 谷 底 内 宁 (m) 粘 土 3 . 对 河 谷 处 的 地 质 构 造 类 型 两 侧 地 壳 抬 升 幅 度 的 判 断 , 正 确 的 是 C A.向斜东侧大 B.背斜东侧小 C.向斜西侧大 D.背斜西侧小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 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9、10题。 ② 页 岩 ③ 石 灰 岩 22 蛋 山地 沙 、 卵 石 ① 砂 岩 (m) 160 西 B0 T, T T 2000 1500 1000 500 东 山 地 T T, 0 内 宁 500 1000 ① 砂 岩 ② 页 岩 4.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 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 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第9、10题。 西 山 地 沙 、 卵 石 石 灰 岩 (m) 160- 2000 1500 (m) 谷 底 ③ 审 B0 T, T 5. 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 A.TO B.T1 C.T2 D.T3 6.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A.T3 形成时期 B.T2 形成时期 C.Ti 形成时期 D.TO 形成时期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 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O 、T1 、T2 、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 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o>T2> 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 题。 图2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 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 TO、T1、T2、T3, 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 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o>T2> 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6~8 题。 7. 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D A. 持续下降 B. 持续抬升 C. 间歇性下降 D. 间歇性抬升 中期:河曲和牛轭湖 故 位于江汉平原,的天鹅洲长江故道 (改道的旧河道),因长江干流河道摆 荡,侧蚀强烈-自然裁弯取直形成。天 鹅洲故道原有连通道与长江通流.1998 年后因修建沿江大堤,仅每年汛期长江 水才会通过连接通道流入故道。天鹅洲 故道周边农业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