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节-金属 一、单选题 1.往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已知反应的先后顺序、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如图为反应后混合液质量与加入铁粉质量的关系曲线,N、M、P、Q是曲线上的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b=2a,则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增加量与减小量之比为8:7 B.若b=2a,则原混合液中FeCl3和CuCl2的质量分数之比为65:27 C.与M、P、Q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种类分别是3、2、1种 D.N→P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P→Q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2.下列实验方案中,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B 鉴别氯化钡、硫酸铜、碳酸钙、稀盐酸四种溶液 将组内物质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C 除去氧化钙的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验证某可燃性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A.A B.B C.C D.D 3.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4. 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金属与硫酸反应得到的是 ( ) A.FeSO4 B. C.Al2(SO4)3 D.ZnSO4 5.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B.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 C.“背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该过程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 D.制造新版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6.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B.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C.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D.这个实验不能证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 7.材料的应用贯穿人类文明。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彩漆鸳鸯形盒的木料 B.四羊方尊中的青铜 C. C919飞机外壳中的铝锂合金 D.宇航服中的合成纤维 A.A B.B C.C D.D 8.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A.放出H2的质量是B>A>C B.三种金属反应完所需要的时间相同 C.相对原子质量是A>B>C D.反应结束时,A金属消耗的稀盐酸溶液质量最多 9.如图所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小气球鼓起 (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 ,则液体X 和固体Y 不可能是( ) A.水,氢氧化钠 B.稀硫酸,锌粒 C.水, 硝酸铵 D.稀盐酸,碳酸钠 10.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和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生成固体的总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 B.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 C.原混合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4% D.混合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时,硝酸锌的质量分数为37.8%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aCO3+Ba(OH)2═BaCO3↓+Ca(OH)2 B.Cu+H2SO4═CuSO4+H2↑ C.Fe2O3+6HCl═2FeCl3+3H2O D.Al+2HCl═AlCl2+H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