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色泽文雅, 香气清幽, 白净纯洁, 清丽高雅…… 花语:纯洁、忠贞、神圣、祝福…… 常寓意百年好合、幸福美满、纯洁忠贞 百合花寓意 思考:描写战争的文章为什么以“百合花”为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 2.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脉络。 3.分析通讯员、新媳妇以及“我”形象特点和作用,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4.感受小说中每个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人性之美,思考“青春价值”,做一个勇敢无畏、奋斗追求的少年。 小说 【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四大文学样式: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 补充知识 一、读题目:题目的含义、题目的作用 二、读背景(社会环境) 三、析要素 1、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 特点、手法、作用) 2、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特点、手法、作用) 3、情节: (1)线索:线索物、线索事/单线、双线(明暗线、主次线、并行线) (2)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 (3)人称和视角 (4)谋篇布局技巧:伏笔、铺垫、照应、悬念、留白等 4、主旨情感 四、品语言 小说阅读 小说阅读“四步法” 第一步:划分层次,理清情节 大致概括每一段段意,划分层次,扣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进而理清小说情节。 第二步:关注描写,认识人物 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方面分析认识人物,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 第三步:分析环境,明确作用 环境是影响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是人物成为某种形象的原因。 第四步:联系多方,获取主旨 主旨通常会在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情节的变化发展中、典型的环境中得以体现。 作者其人 茹志鹃,浙江杭州人。 当代著名女作家,著名导演王啸平的夫人,王安忆的母亲。 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本质。1950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和特写,后来结集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其中不少名篇曾被译成日、英、法、俄、越等国文字。今天我们学习的《百合花》是她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 茹志鹃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往事的产物。 初读课文 1、速读全文,标好段落(全文共59段)、标记出生字词。 2、思考:本文的环境、人物、分别是哪些? 梳理文章情节。 环境:1946年中秋 人物:“我”、通讯员、新媳妇 梳理本文的线索及情节。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1-24)开端: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途中发生的故事。 (25-41)发展:写通讯员跟随“我”去借被子。 (42-57)高潮:总攻开始,小通讯员牺牲,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 (58-59)结局: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献出并盖上自己新被子。 带路 借被 牺牲 献被(盖被) 1、开端(1-23):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途中的事(带路) 2、发展(24-43): 通讯员和我去借被子(借被) 4、结局(58-59): 新媳妇为通讯员献出并盖上自己的新被子(盖被) 3、高潮(44-57):总攻开始,通讯员牺牲,新媳妇给通讯员缝衣(牺牲/献被) 思考: 1、文中有几个主要人物? 2、 小通讯员和新媳妇是怎样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