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40075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391979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等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1.利用历史文献、历史图片等方式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建立的史实,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的影响,培育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2.通过了解近代中国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史实,认识19世纪工业文明的扩展,培育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3.通过学习工业革命后城市化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乡村的改变、时间观念的增强、教育的推广等,认识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培育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工厂制度形成的条件、特点和影响。 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 时间轴 时空史观 (一)机器大生产 一、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 1.背景: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2.标志: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 的巨大变革。 3.影响: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工厂出现了,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 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 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纺织业使用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走锭精纺机) 1771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是建立近代机器大工厂的开端。;近代工厂之父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工业革命前后生产方式有何变化? 家庭式劳作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机器大生产(工厂)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革命性的变化 生产方式: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生产动力: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动力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分散) (集中) 一、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 纺织分工的专业化,催生现代工厂制度 工业革命还包括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这同样也提高生产力,并且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变革。在工业革命中,“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 ———钱乘旦《英国通史》 1.背景 (1)生产专业化的实现: 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 (2)工厂的出现: 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工厂出现。 (二)工厂制度 工场 工厂 工厂制度:工厂是独立于家庭生产之外的,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场所。工厂制度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它建立在细致的劳动分工和使用机器的基础之上,是大规模集中生产的生产组织。 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2.出现: 一、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 (二)工厂制度 材料1:1771年,阿克莱特与斯特拉特合作,在德比郡水力资源丰富的克罗姆福德建立了一家纺纱厂。1771年建厂时雇佣300多人,到1816年翻一倍,达到727人。这家纺纱厂安装了多台多轴纺纱机,一台水轮可同时带动多部纺纱机,300多名工人完全听从机器指挥,跟随机器节奏而劳动。 材料2:在巨大利润的驱动下,阿克莱特工厂在 19 世纪之前机器几乎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连续工作的,工人是分为两组轮流换班。阿克莱特工厂不仅在生产技术上形成一套体系,而且在劳动力招聘和管理方面也初步实现制度化。 材料3: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费12小时3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